中成药偷掺西药-初服有效 多服有害.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成药偷掺西药-初服有效 多服有害

中成药偷掺西药:初服有效 多服有害近日,香港李众胜堂“保济丸”被新加坡药物监管当局验出含有可致癌的禁药“酚酞”和减肥类处方药“西布曲明”成分。那么,中成药中非法添加西药有什么危害?中成药与西药到底能否合用?如果合用是否也会出现毒副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中药师曾惠芳做了如下解答。 六大类中成药是“中药偷掺西药”的重灾区 “中药偷掺西药”的现象并不少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久前曝光了44种补肾壮阳类与降糖类假中成药非法添加了化学物质。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在药品抽验中发现“补肾益精丸”等10种假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实际上,除中成药非法加入西药外,一些宣称“纯天然”“纯中药”的保健品也经常出现这种现象。 常被非法添加的中成药有:减肥药、降糖药、补肾壮阳药、止咳平喘药、消肿止痛药和镇静安神药,这六大类药品是“中药偷掺西药”的重灾区。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中药药性平和,安全无毒副作用,适宜长期服用,而对西药的毒副作用又颇为抗拒。为了迎合这一“特殊心理需求”,一些厂家就标榜自己的产品是“纯中药制剂,绝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可患者哪里知道,造假厂家为追求明显的疗效,在中药里非法添加西药成分。比如在治疗肥胖的中成药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麻黄碱、芬氟拉明等;在补肾壮阳的中成药中添加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挂羊头卖狗肉”,患者在服用这些中成药时,根本不知道其中起效的实际是西药成分。 服用“非法添加西药”的中成药危害大 在中成药里非法加入西药,用此药调理或治疗慢性疾病,长期大量服用,其结果往往不堪设想。比如中成药朱砂安神丸违法添加安定,长期服用后,最大的可能主要是成瘾性,对它产生依赖性。 在临床上,医生遇到较多的案例是服用所谓的“中成药”或保健品来降压,一吃药,血压就立即下降,疗效显著。患者心里还感觉“降压效果好”。结果调查才发现这类降压中成药里添加了氢氯噻嗪、利血平、盐酸可乐定、硝苯地平等降压的西药。由于长期大量服用所谓的“中成药”,往往使血压骤然下降或发生较大波动,还易加重肾脏损害,诱发中风,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中药西药能“中西合璧”吗 中成药非法添加西药不可取,那么中成药能否与西药合用?专家表示,可以合用,但必须在临床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通常认为,如果能起到增加疗效、减少毒性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作用时,则中西药可合用。 1.协同增效、减毒作用:青霉素与中药清热解毒口服液合用,可用于治疗慢性肺心病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发作,这比单用抗生素效果好。 2.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甘草、白芍、冰片和胃泌素受体拮抗剂谷丙胺同用,可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能加强止酸,促进溃疡愈合。 3.有些中成药本身就是中西药结合制剂,是经国家食药监部门审批的复方中成药,按合理限量添加西药成分。 如果合用后减效及产生不良反应的,属于中药与西药合用禁忌。 1.大黄、虎杖、石榴皮、老鹳草等含鞣质的中药与酶制剂配伍,使药效减弱或完全丧失。 2.含有机酸成分的山楂丸、乌梅丸和五味子糖浆等与磺胺类药物合用,会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 3.中药鹿茸长期与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合用,可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桃仁、苦杏仁、白果等与麻醉、镇静、止咳等西药同用,可引起严重呼吸抑制。 专家警告 “是药三分毒”,这话对中药和西药都适用。中药成分复杂,中西药合用,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药理作用均可能发生改变,所以应慎重使用。 专家强调,一定要纠正中药、中成药使用的误区: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服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这其实是片面、错误的认识。中医看病是辨证论治,辨病吃药,病好即停,不能超量及长时间使用。 (摘自《羊城晚报》)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