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_技术及文化形式_三_电视的形式_续完_.pdfVIP

电视_技术及文化形式_三_电视的形式_续完_.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电影与电视 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 (三) ( ) ———电 视 的 形 式 续完     〔英国〕R. 威廉斯 陈  越  赵  文译   5 电影 电视的普及恰在影院上座率每况愈下的情景中到来:大体上 说 ,这一发展也是必然的。显而易见 , 电视节目的一大来源便是现 有电影的巨大库存 ,而在某些早期的竞争壁垒过后 ,这些电影也越 来越努力跻身于电视的节目单之中。它们确实和用于传送现成产 品的广播模式一拍即合。在竞争作用下 , 已有的影业公司和影业 中心终于开始为电视播映制作新片了。 但银幕媒体和电视媒体只是表面相似。在基本构图方面是有 不少相似点 ,然而传送的效果迥异。屏幕和银幕的尺寸是一个最 明显不过的因素。尽管观看者会不时地自行调整比例 ,但在特定 情境中 ,尺寸的差异却能彻底改变影像的效果。战役和风暴、伟大 事件 , 以及强有力的特写镜头所具有的某些壮观效果在小小的屏 幕上被丢失或削弱了。也许更重要的是电视较之于银幕的不同光 质。在这一点上 ,英美电视略有差别 , 因为就许多人的经验而言 , ( 译自雷蒙德·威廉斯的《电视 :技术与文化形式》美以美会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 新版 ,汉诺威和伦敦 ,第三章。本书第一章“技术与社会”、第二章“技术的体制”, 以及 本文前半部分已分别刊载于本刊 2000 年第二、三、五期。———编者 ·51 · 英国的电视屏幕更清晰、更明亮、分辨度更高。但这只是在排除了 屏幕与银幕的绝对差异之后再比较的一个程度问题。影院电影的 大量明暗构图在普通电视机更暗淡、更模糊 ,也更闪烁不定的屏 幕上被丢失了。大量电影构图的平面与透视感进而从特性上被抹 平了。 因此 ,通过电视网播放影片与影院放映不可同日而语。某种 程度的丢失 ———在某些影片里 ,这种丢失达到了令人完全无法接 受的程度 ———在目前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对大多数观众来 说 , 电影的库存作为电视的一种资源是受到欢迎的。我经常听说, 而且有时也亲身感到 ,在美国 ,“老影片”简直成了看电视的最好理 由。不仅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有许多电影相对于直接与之竞争的 原创性电视作品而言很成功地站稳了脚跟 ;而且有如此广大的库 存 ———从没完没了播放的固定片目 , 到大制作影片以及大师杰 作 ———可资享用 ,这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境遇。 唯一能够与之相匹的途径 ,便是存在于极少数文化中心内、对片目 进行相当专业化收藏的影院和资料馆。 然而这一优势 ———应该被视为绝对的优势 ———受到了两个因 素的限制 : 已经提到的技术性局限和大多数商业性播放合同的特 性。尽管在调整画格速度、实现胶转磁方面已取得了重要成果 ,但 一些技术上的不利条件未必能被克服。家用荧光屏的尺寸仍旧是 一个主要问题 ,但这在某种程度上缘于电视收看的个体化性质的 影响。如果我们在普通电视屏幕上观看一部曾在电影院银幕上看 过的影片 ,它自然会失掉其大量的视觉品质。但同样 ,大部分电视 作品如果拿到广播机构内部才有的大视屏上观看 ,也都会增色良 多。我曾经在三个不同场合看过一部由我协助制作的电视片 :一 次在剪辑台上 ,一次在家里的电视上 ,还有一次是在大视屏上。差 别大得出奇 ,而我发现重要的是 ,最令人不满意的观看经验来自普 通电视机。如今被泛泛地说成“电视作为媒体的技术局限”的某些 ·52 · 问题,基本上是同以家用的小型接收机为中心的播放系统中的技 术运用模式相联系的。 与此相仿 ,有关播放影片的合同是与电影业的商业特性相联 系的。被售出的是一整套节目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