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口口岸
海口全图 自然地理 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海口从发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自北宋开埠以来,海口市随着海南的发展而形成相应的规模。在历史的长河中,海口市融汇在祖国历史的激流中,伴随着中华民族历史脉搏搏动而涌动。海口于1926年建市,1950年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2002年,琼山市并入海口,海口市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地理】 海口市位于北纬19°32′- 20°05′,东经110°10′- 110°41′。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隔18海里与广东省海安镇相望;东面与文昌市相邻;南面与文昌市、定安县接壤,西面邻接澄迈县。海口市东起大致坡镇老村,西至西秀镇拨南村,两端相距60.6公里;南起大坡镇五车上村,北至大海,两端相距62.5公里。全市土地面积2304.84平方公里。 【地势】 海口市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从海口市中部穿过。南渡江东部自南向北略有倾斜,南渡江西部自北向南倾斜;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全市除石山镇境内的马鞍岭(海拔222.2米,)、旧州镇境内的旧州岭(199.9米)、甲子镇境内的日晒岭(171米)、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168.3米)等38个山丘较高外,绝大部分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马鞍岭为全市最高点。地表主要为第四纪基性火山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呈较大面积分布,滨海以滨海台阶式地貌为主,西部以典型的火山地貌为主。全市地貌基本分为北部滨海平原区,中部沿江阶地区,东部、南部台地区,西部熔岩台地区。 【气候】 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湿凉多台风暴雨,冬季干旱时有冷气流侵袭带有阵寒。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11到12万卡;年平均气温23.8 ,最高平均气温28 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 左右;极端气温最高38.7,最低4.9.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83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5%。常年以东北风和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4米/秒。 【气温】 据琼山气象站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25.0,比常年偏高0.9。各月平均气温与常年相比,2、4、7、10、11、12月偏高幅度≥1.2,其中11月偏高2.8,其余月份正常或正常略偏高。年极端最高气温37.6,接近常年;年极端最低气温10.0,较常年偏高。全年有35天出现最高气温≥35.0的高温天气,较常年偏多15天,集中出现在4-7月。 【降水】 年总降水量1492.0毫米,汛期(5-10月)降水量1167.5毫米,分别比常年偏少11%和13%。各月降水量与常年相比,1、9、10、12月偏少55%-77.5%,4、7、8月偏少20%-49%,2、3、5月偏多12.5%-39%,11月偏多59%,6月偏多115.7%。强降水日数偏少,全年仅出现6个暴雨日,琼山气象站测得最大日雨量为159.0毫米。 【水系】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穿过海口市中部而入海。南渡江主流在市区长75公里,流域面积13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0.99亿立方米。南渡江流经市区的支流水系有鸭程溪、昌旺溪、三十六曲溪、铁炉溪。境内还有演州河、演丰河、白石溪、罗雅河、美舍河、五源河、芙蓉河等小河流。有凤谭、铁炉、东湖、风圮、云龙、丁荣、岭北、玉凤、沙坡等水库,总库容量15000多万立方米。海口市地处南渡江下游河口河网地带和休眠火山口地带,潜水、承压水分布广泛。潜水含水层以南渡江三角洲潜水和玄武岩孔隙裂隙潜水为主,分布范围分别近800、400平方公里,水位单位涌水量分别可达14.6、30升/秒。地下承压水处于雷琼盆地,含水总厚度达200-350米,老海口、秀英两段可采量共27万立方米/昼夜。地下热矿泉水处于琼北自流水盆地东北部新生代厚层,分布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公共交通 海南岛四面环海,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交通闭塞。解放后,国家投入巨资,拓建港口,铺设公路、铁路,建造机场,极大地改善了交通条件。海南建省后,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使全岛形成了岛内以公路为主,岛外以水运为主,海、陆、空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该市是海南特区省会城市,是海南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陆空交通枢纽。 陆路交通 1991年,全市共有公共交通车辆606辆,比1990年增长1.5倍,。营运线路长度359公里,比1990年增长3.76%,。客运总量5901 万次,比1990年增长2.65倍,,比1990年增长52.8%。每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