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江豚迁地保护现状与对策-水生态学杂志
第3卷第3期 水 生 态 学 杂志 Vol.3,No.3 2010年 5月 JournalofHydroecology May,2010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江豚迁地保护现状与对策 1 1 2 蒋文华 ,黄立新 ,于道平 (1.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徽 铜陵 244161;2.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安徽 安庆 246011) 摘要:长江江豚(Neophocaenaphocaenoidesasaeorientalis)现存种群数量已经不足1400头,处于十分濒危的状况。 由于长江生态环境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好转的迹象,因此,迁地保护被认为是最有希望避免其灭绝的保护策略。 2001年,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半自然夹江水域成功构建了迁地保护江豚繁殖种群,并且2003年以来 共有6头小江豚出生,目前其个体数量为11头。为加强对该迁地保护种群的有效管理,采取了夹江环境整治、鱼 种结构调整和豚类疾病防治等措施,同时还开展了半自然夹江水域的江豚行为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 目前建群者为11个个体,均来自安徽铜陵江段及其繁殖的后代,缺乏与其他江段的江豚进行个体交流,现有迁地 保护群体的代表性不够;(2)在夹江中出生的部分个体即将参与繁殖,存在近交衰退的风险;(3)夹江中迁地保护 群体非常脆弱,在2008年初的极端冰冻雨雪灾害条件下,1头即将分娩的母豚死亡;(4)由于受夹江整体环境的 限制,迁地保护种群数量的扩大将会面临极大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以下的保护和管理对策:(1)建议从 长江其他江段补充个体到夹江中,或者和其他豚类保护单位进行江豚个体交流,以完善迁地保护群体的代表性; (2)加强对该群体的繁殖管理,防止近交衰退的发生;(3)选择通江河段,建立新的迁地保护基地,以防止极端气 候条件的再次发生而导致迁地保护行动的失败。 关键词:江豚;迁地保护;自然保护区;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Q9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075(2010)03-0109-04 长江江豚(Neophocaenaphocaenoidesasaeorien 1 材料与方法 talis)属鲸目(Cetacea)、齿鲸亚目(Odontoceti)、鼠海 豚科(Phocoenidae),是江豚唯一的淡水亚种,仅分 1.1 保护地点 布于长江中下游、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内陆水域(高 本研究地点在长江安徽铜陵段,位于铜陵市大 安利和周开亚,1995)。目前,其种群数量仅有1200 通镇铁板洲与和悦洲之间封闭的半自然夹江水域。 ~1400头,和10年前相比,数量下降了50%(王丁 夹江全长1600m,宽80~200m。夹江进口连通长 和王克雄,2007;王克雄,2007a;王克雄,2007b)。江 江支江(非主航道),出口连通长江主江(图1)。丰 6 3 豚已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 水期最大水体容量 1.8×10 m,水域面积 26.4 2 5 3 濒危种(EN),同时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进 hm,水深5~8m。枯水期水体容量6.4×10m, 2 出口贸易公约》(CITES)附录 (汪松,1998)。 水域面积13.5hm,水深3~6m。该地区年平均气 Ⅰ 随着长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江豚的生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