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社会与文化暑期课教学大纲主讲人:陈峰君(北大国际关系学院.DOC

印度社会与文化暑期课教学大纲主讲人:陈峰君(北大国际关系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印度社会与文化暑期课教学大纲主讲人:陈峰君(北大国际关系学院.DOC

《印度社会与文化》暑期课教学大纲 主讲人 : 陈峰君(北大国际关系学院) (电子邮箱 chenfeng@ 电话(宅):) 授课目的与教学方式: 授课目的:使同学全面了解印度社会与文化各主要层面,并通过中印对比等方法培养同学对国情的认识与分析能力。 本课内容涵盖面较宽,其中包印度历史、宗教、种姓、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学、艺术等,共十讲(每讲约2~3小时)。 为了加强教学效果,除讲授外,拟在课堂上,拟采取即兴讨论、演讲,录相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考试与成绩要求 期末撰写一篇有关印度社会部分的4000字左右论文。内容限教学范围(重点文学艺术),题目自选,要求观点明确、有新意,论之有据,文字通顺,资料有出处,严禁抄袭。 期中撰写印度文化方面PPT报告(图片10张以上),内容与期末论文范围大体相同,要求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生动活泼。期末演讲者自愿报名,择优录用,演讲者视优秀情况适当加分。 期中论文占总成绩的45%,期末报告总成绩的45%,其它10%(演讲、平时发言、出勤率)。 期末论文与期中PPT报告均在学期结束最后一节上交,过时不侯。期末论文要纸版与电子版,期中PPT只交电子版。 期末考卷与期中作业ppt于2010年 8 月4 日同时提交,过时不给成绩。期末考卷一律交打印纸版(小四号字)与电子版,期中作业一律交ppt电子版。考卷与期中作业一律用文件夹形式提交, 一定按顺注明学号、姓名、题目。拟期末演讲者于2010年 7月 26 日提交ppt电子版,审批合格后公布。 讲授内容提纲 :共十讲 (每讲约2至3小时) 导言 教学要求与安排 第一讲 印度自然条件 一、 国名溯源 二 、地势与气候 三 、自然条件对印度的影响 第二讲 印度人口与民族 印度人口状况 印度民族风俗 印度少数民族构成 第三讲 印度历史演变与特征 一 、印度远古文明 二、 印度历史简述 三 、历史发展基本特征 第四讲 印度独立与印巴分冶 印度独立特点 甘地与甘地主义 印巴分治 第五讲 印度宗教与历史作用 一、宗教类别与特征 二、种姓制度 三、宗教的双重作用 第六讲 印度经济 一、印度大国的目标 二、印度崛起的有利与制约因素 三、印度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第七讲 印度政治 一、印度政治文化特征 二 议会民主制度成因 三、议会民主制度作用 第八讲 中印关系 中印关系历史概述 中印关系主要问题 第九讲 印度军事 一、军事战略 二、军事实力 第十讲 印度文学 古代文字 中古文学 近代文学 主要参考书目(主讲人) 陈峰君:《印度社会与文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1年(原正式书名《印度社会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陈峰君:《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综合参考书目 雷启谁:《当代印度》,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 尚会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989 袁南生:《感受印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徐新建、伍厚凯主编 李菲著:《东方的神韵:印度、日本与亚洲卷》 赵小树:《色彩缤纷的印度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印度历史参考书目 (印)R. C. 马宗达等合著:《高级印度史》,商务印书馆,1986, 涂厚善编著:《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 1982 李连庆:《印度史话》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7 林承节:《印度近现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甘地自传》,商务印书馆,1959 甘地:《印度自治》,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任鸣皋等编:《论甘地》上海社科出版社 1987 尚会鹏:《圣雄甘地宗教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印度宗教参考书目 王树英主编:《宗教与印度社会》,人民出版社,2009 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巫白慧:《印度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 欧东明:《佛地梵天-印度宗教文明》,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美)温蒂·朵呢吉·奥弗莱厄蒂:《印度梦幻世界》,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邱永辉:《现代印度种姓制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薛克翘:《东方神话传说(第四卷):印度古代神话》,1999 印度政治与经济参考书目 徐滇庆等:《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马加力:《关注印度—崛起中的大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高鲲、张敏秋主编:《南亚政治经济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孙培均、华碧云主编:《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孙士海主编:《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 (瑞士)吉尔伯特·艾蒂安著:《世纪竞争:中国和印度》,新华出版社2000 赵呜岐:《印度之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