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阶段农村贫困群体贫困原因分析
现阶段农村贫困群体贫困原因分析 李 艳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现阶段农村贫困群体贫困原因主要有农村贫困群体老弱病残身体、家庭状况和能力等自身原因,此外还 有劳动寻求不足和再就业机会缺失、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性贫困、社会资本缺乏、公共政策实施中的问题等原因。 关键词:农村;贫困群体;贫困原因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扶贫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扶贫 工作取得巨大成就。表现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 困地区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 1978的2.5亿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贫困发生率从30.7% 下降到2.8%。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贫困人口从 2001年的5 677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 175万人,农民人均 纯收入从2001年的1 277元增加到2010年的3 273元,年 均实际递增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1]。然而,现阶段中国仍 然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特别在西南部和一些边远山区的贫 困地区。为了解决农村的贫困群体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制定 并实施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0—2011年)》要求: “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 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 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 成果。”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 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 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 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二、现阶段农村贫困群体致贫的原因 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根本原因是他们获取收入的能 力被剥削或丧失机会,包括疾病、低收入、人力资本不足、社会 歧视、社会保障系统的软弱无力、市场竞争力差等。冈纳?缪 尔达(Gunnar. Myrdal)则从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习俗等层 面研宄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他提出了著名的“循环积累 因果关系”理论,其结论为收入水平低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 重要原因,而低收入则是社会、经济、政治和制度等各因素综 合作用的结果[3。 根据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群体的现状和党中央政府部 门制定的扶贫政策实施情况看,中国的农村贫困群体主要致 贫原因: (一)农村贫困群体自身原因 一是农村老弱病残身体原因。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农村 老年人身上,由于老年人口不断增长及老年人身体素质的下 降和生理的自然老化,一旦患病就会给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 经济负担,难以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亟需社会保障制度的 资助,然而,现阶段薄弱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很难保障老 人的生活。另外,中国残疾人口约为8 296万,占总人口的6%, 农村残疾人则占中国残疾人总人口 75%的比例[4。残疾人肢 体功能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劳动技能的缺乏,进而失去创造物 质财富的能力。总之,农村孤、残、老、幼等无法自立人员的存 在,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给有限的农村经济资 源造成压力,进而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是农村贫困群体的家庭状况。农村贫困家庭收入单 一,大部分收入是传统农业收入,非农收入少,收入低。家庭 成员多,上有老人下有小孩,老人由于身体素质差,经常犯 病,高额的医药费加重了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另外,由于多 子女抚养负担重,贫困家庭子女辍学或失学严重,导致农村 贫困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因此,农村贫困地区农业 购买农机、化肥、种子、农药等耕种成本、子女教育、医疗支出 负担加剧了农民的贫困。 三是农村人力资本短缺。受教育少、思想素质低,小农意 识浓厚,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难以适应非农就业。现阶 段,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缺乏对现代科技的了解和掌握, 缺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谋生的技能 为此,必须重视人力 资本投资,重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会懂技术、会经营 管理、有文化的现代新型农民。 (二)劳动寻求不足和再就业机会缺失收稿日期:01孓01-18 作者简介:李艳(1985-),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研宄生,从事农业与农村经济研宄。 在当前的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劳动分工是影响农民阶层归属的重要因素。因为每个农民劳动分工的不同,其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经济基础也各不相同,进而影响其在农村经济 社会中的地位,比如,一个农业劳动者可以进城务工,从事建 筑施工,市政维护等技术含量低的工作,成为进城农民工。在 学习了一些技术或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后,也可以进入工业制 造业企业工作,成为有一定技术的工业型农民工;经过一定 时间的技术积累、经验积累和资金积累后,他可以回乡创办 一个工业制造业型或其他类型的企业,自己成为农村企业管 理者,发展壮大后,成为农民企业家。现阶段,贫困地区的农民除了掌握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