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因素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docVIP

人口因素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口因素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

人口因素的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学院: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学号:2120080303 姓名:王涛 案例 .秦国的崛起. 战国群雄纷争,一统天下势在必然。最终统一天下的,不是强大的楚国,也不是殷实的齐国,而是起初很不起眼的秦国。历史学者众说纷纭,但是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人口。 公元前361年,21岁的秦孝公登基。根据《史记》记载,当时,黄河、崤山以东有六个强国,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悼王、韩哀侯、赵成侯不相上下。淮河泗水之间有十余个小国。楚、魏和秦国界相接,魏筑有长城,从郑县开始,沿洛河北上,直抵上郡。楚地由汉中向南,包括巴蜀、黔中。周王朝衰微,诸侯都靠武力征伐,争相兼并。秦地处偏僻的雍州,不能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结盟,不为各国重视,大家都用夷狄的态度对待秦国,还不时派兵侵夺其土地。秦孝公感到秦国外受强邻欺压,内有贵族专横,处境很是艰难,决心奋发图强,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为了寻求政改贤才,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其官而封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卫国人商鞅来到秦国,取得孝公信任。经过商鞅的两次有力的改革举措,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   商鞅认为:“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国之所以重,王之所以尊者,力也”。商鞅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众兵强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而在古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只有发展农业才能获得足够的粮食,才能促进人口增加。只有农业发展,粮食丰收,才能为国家强盛打下雄厚的人口和物质基础,也才能“兵出、粮给而财有余” ,如果“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所以商鞅认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国家的实力即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尽来自于农战。因此,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农战”:对内让民众专注于农耕,对外让民众专心于作战。他堵塞民众从“农战”以外获得名利的一切途径。获取秦爵的途径只有两种:作战时,一个人可以凭借立下的战功获取爵位;休战时,爵位则可以根据农耕的业绩获得。即使最卑贱的奴隶也可以获得爵位。民众看见国家给人们的好处都是从农耕与作战发出,那么便会专心从事农耕和作战。如此这般,人们就会“喜农而乐战”了。 商鞅的农战思想其实包含一套完整的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人口经济学思想。商鞅的变法非常有利于人口发展: 第一、奖励耕织,为人口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民以食为天,古代制约人口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是粮食。商鞅积极发展农业,鼓吹农业至上论,鄙视其他一切职业。商鞅主张应尽量减少非农业人口的比例,认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最好是百比一,最多不超过十比一的主张。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需要9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才能获得足够的粮食,需要抑制商业等行业;而现在生产力水平提高,只需要10%的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就可以养活全部的人口,需要发展其他产业。我们应该从历史角度,而不能从现在的产业结构看待商鞅变法。 第二、营造有利于生育的社会环境。 1、树立清纯的民风。规定供人享乐的音乐和奇异的服装不准在各郡县流行。商鞅认为:“民朴则不淫。民不偷淫则多力,多力则国强”,“乐则淫,淫则生佚”,“淫则越志”,“民贫则弱,国富则淫。故贫者益之以刑,则富;富者损之以赏,则贫。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国强”。让受过刑的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犯过罪的人在朝廷上没有官做。 2、禁止私斗,实行连坐制,加强社会治安。商鞅下令不准许犯罪的人向官吏求情并且给他们送饭吃,那么奸民就没有了依靠。做坏事的人没有靠山,那么农民就不会受到危害。 3、推行小家庭政策,休养生息,鼓励生育。 这种农耕环境是最适合繁衍人口的。而游牧民族由于四处飘荡,人口很难增加,古代很多游牧民族因为人口减少而消亡;现在发达国家生育率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流动性大,就业压力等导致心理不安全,心理在游荡(古代游牧民族是身体在游荡)。 第三、开疆辟土,鼓励移民。 商鞅提出了“人地比例”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不论进行农和战都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力,而人口数量又必须和土地数量保持适当的比例:人口多土地少的时候就应当开荒、辟土,而土地多而人口少的时候就应当移民。因此,商鞅认为一方面需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开荒、灌溉),一方面通过“战”获取土地,另一方面需要“徕民”(引进外国移民)以增加人口。“敌国兵力弱了,我们兵力就强了”。商鞅总结认为,秦国以前虽然从其他国家获得一些土地,但是自己并没有获得什么好处,对方也还不屈服,就是因为秦国仅能取得他们的土地,而不能夺去他们的人民,而人口远比土地更为重要。商鞅建议秦孝公发布大的优惠政策,凡是各诸侯国来归附的人,立刻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赋税,不用参加作战。秦国四界之内,岭坡、土山、洼湿的土地,十年不收赋税,并把这些都写在法律中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