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un.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 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度、军机处。 ●时空坐标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原因) 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②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③中央设立中书省,左右丞相统辖六部;废行中书省设三司使,主管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 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2.过程:内阁的创立与演变 内阁首辅≠宰相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卷511页 问题探究:从整个中国古代史看,君主专制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但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主要方面。 【探究问题】 明清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 材料一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材料二 把仕途向庶人开放,决不是基于什么平等或民主的观念,到了唐代那个历史阶段,要完成集权的专制官僚统治,是不能采取一种比较少有融通性的官人方法的。……科举限制愈严,竞争愈烈,而其对思想统制,亦愈易就范,对上级官僚,亦愈易卑躬屈节表示忠诚。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第九篇 材料三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探究思路】 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说明了结论(3)。 (3)在经济上,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探究结论】 (1)在政治上,君主专制是君主暴政和政治腐败的根源。 (2)在思想上,君主专制一般采取文化专制主义,钳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3)在经济上,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特别说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积极作用已经不是君主专制影响的主导方面。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 ①中国政治制度历经数千年发展,从未中断,沿革清晰。 ②鼓吹君权神授,权力高度集中,君主垄断全国一切大权。 ③人治高于法治。 ④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善,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⑤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⑥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自主学习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工具 栏目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形成) 两汉(巩固) 中央:汉武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地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 隋唐(完善) 元(新发展) 宋朝(加强) 中央: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 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 明清(顶峰) 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清:设南书房、设立军机处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郡县制 中央:三省六部 地方:加强统治;中期后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分权 集中 中央集权 集中 皇帝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读史料: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六部 君主专制 明太祖在中央废丞相的同时,在地方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废行省,设“三司” (行政) (监察) (军政) 布政司 都指挥司 按察司 三司 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中央 朱元璋废宰相加强皇权后, 事情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 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 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 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 “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明太祖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 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侵夺六部职权) —全 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