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61949年高等地质教育纪事
一、1949年前高等地质教育纪事
1862年
清政府创办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该馆学制为8年,除规定外语学习外,从第3学年起增设代数、物理、几何、微积分、化学等课目,从第6学年开始设机器制造、航海测算、地质矿务、经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目。新学堂已将地质矿务列为学习课目。
1867年
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开办福建船政学堂,将地质学列为课程之一。
1889年
张之洞奏准于广东水师学堂内添设矿学堂,招生30名,聘请英国人为教习。
1892年
继京师同文馆之后,中国出现了一些工业技术学校。当年创立的湖北铁路局附属矿学堂是中国最早的初等矿业专门学校。
1895年
盛宣怀在天津开办中西学堂(北洋大学的前身)。设头等学堂和二等学堂,学制均为四年。头等学堂为大学本科,二等学堂为大学预科。在头等学堂里设矿务科,培养采矿、地质人才。
10月2日,清光绪帝御批官办的北洋大学堂成立,校址于天津大营门外梁家园原文博书院旧址。学堂设法律、矿务、工程和机器4学门,矿务学门采矿冶金科开始招生。北洋大学采矿专业的设立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地质学的发展。
1896年
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请在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创办南京储才学堂,内设矿务专业。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是鲁迅青年时期曾经求学过的地方。
1898年
作为戊戌政变的措施之一,在原京师同文馆的基础上,成立京师大学堂(内设地质学科),同年12月开学。这是中国近代大学的开始。1901年京师同文馆并人京师大学堂。当时京师大学堂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在管学大臣孙家9筹办京师大学堂的计划中,共分天学、地学、道学、政务、文学、武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10科。其中地学科附矿学。
10月,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开学,所开课程有地质学、矿物学及其他基础学科。鲁迅是这所学堂最早的学生之一。1902年,鲁迅从这里毕业,赴日本留学。
1902年
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大学预科第二类应学习地质及矿物学课程。管学大臣张百熙主张先办预科,3年毕业,然后择成绩及格者升人大学正科。《学堂章程》中,预科分为两类,预备人格致、工、农3科者,属第二类。大学正科分为经学、法政、文学、医学、格致、农、工、商8科,每科下面设若干门,共47门。“科”相当于后来大学中的学院,“门”相当于后来大学中的系。
1902年,北洋大学选定在天津西沽武库新校址重建,1903年建成复校,当时称为北洋大学堂。1913年,根据教育部令,北洋大学堂改称国立北洋大学。
1903年
鲁迅(周树人)著《中国地质略论》,署名索子,刊于8月20日出版的《浙江潮》第8期上。《中国地质概论》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本国矿产的科学论文。黄汲清认为,鲁迅应该是我国第一位撰写地质文章的学者。
1906年
鲁迅和顾琅合著《中国矿产志》、《中国矿产全图》,于7月由上海普及书局出版。后又再版,并被官方指定为中学堂参考书。
1907年
张相文编《必威体育精装版地质学教科书》由上海文明书局出版。
1908年
章鸿钊人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地质学系,1911年毕业,毕业论文为《杭州府邻区地质》。是中国选学地质学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的第一人。
翁文颧赴欧洲留学,1912年获比利时鲁文(Louvain )大学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
1909年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在格致科大学设地质学门,招收王烈等5名学生,他们都是京师大学堂预备科德文班的毕业生。设地质学正教员1人,即德国人梭尔格博士
(Dr. F. Solar)。 1910年3月31日举行开学典礼。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格致科改称理科。理科学长夏元璨。1913年2月王烈赴德国留学。1913年5月邹友能、
裘杰2人毕业。因人数太少、开办费用太多,这一班学生毕业后,北京大学地质学门暂时停办。
英商福公司开办焦作路矿学堂(焦作工学院前身)。1909年3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首次招收学生20名,聘请英国人李恒利等4人和华人陈筱波为教习。这是我国在矿区最早开办的与煤炭行业有关的高等学校。1912年首届学生毕业。
9月28日,张相文和白雅雨、吴鼎昌、韩怀礼、陶愚立、张伯等等27人发起,在天津成立中国地学会,推张相文为会长。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地学团体,也是最早的学会组织。1910年创办了刊物—《地学杂志》。
1910年
中国地学会主办的刊物—《地学杂志》创刊号卷首发表邝荣光编绘的我国第一幅彩色区域地质图—1250万《直隶地质图》和《直隶矿产图》。地质图按直隶地层层序自下而上分为6层。矿产图上标出了煤、铁、铜、铅、铝、金等9种矿产的分布。
1911年
6月,章鸿钊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理科大学地质学科,回国后,任京师大学堂地质学讲师,系中国人在高等学校中教授地质学课程的第一人。
美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