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九下复).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刿论战(九下复)

哪几个词语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行十日十夜 墨子为什么如此不辞劳苦? 为了实现“兼爱”、“非攻”的思想。 墨子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请献十金”是什么目的? 引诱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 然后据理批判他的行为,使他的“义”站不住脚,迫使他屈服。 下列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排比与对比: 文轩——敝舆 锦绣——短褐 粱肉——糠糟 下列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与此同类”的“此”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 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概括地说:有窃疾。 从墨子与楚王的对话看,他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语言巧妙 言辞锋利 说理雄辩 善用比喻 这场“模拟军事演习” 说明了什么问题? 制止侵略,不能只靠讲道理,更重要的是以实力为后盾。 归纳: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请分别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 舌战公输盘,使之理屈词穷; 舌战楚王,使之理屈词穷; 模拟军事演习,以实力迫使楚王放弃攻宋。 归纳:本文表现墨子什么精神? 表现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不辞劳苦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填空: 1《公输》出自 ,此书一般被认为是               。 2墨子名____,相传是   时代  国人。他是     的创始人。 3《公输》写的是墨子制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他   的思想和为了实现这一思想          的精神。       《墨子》    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墨子言行的辑录     翟     战国   宋 解释加红色的字 夫子何命焉为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请献十金 再拜 然,胡不已乎 胡不已乎 解释加红色的字 吾既已言之王矣 胡不见我于王 舍其文轩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荆之地,方五千里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 解释加红色的字 虽然 以牒为械 子墨子九距之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吾知所以距子矣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子何命焉为? 2.宋何罪之有? 3.胡不已乎? 4.胡不见我于王? 5.此为何若人? 6.必为有窃疾矣。 7.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8.虽杀臣,不能绝也。 这是什么样的人? 一定是患偷窃病了。 即使如此,公输班为我造了云梯, 一定要攻打宋国。 即使杀死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守御者)。 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⒃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 1、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 。 2、要多去实践,多去观察。    3、要多角度看待问题。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故君子有不战: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