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康氏会稽郡望考论.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粟特康氏会稽郡望考论.pdf

156 粟特康氏会稽郡望考论 尹波涛1、2 (1.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081; 2.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陕西 西安710062) 摘要:在传世文献和出土墓志中,都有康氏以会稽为郡望的记述。有学者认为,其中的会稽是指 河西会稽郡。通过对传世文献和出土墓志中相关记述的考证,更可能的情况是,会稽应指秦汉至唐一 直存在于江南的会稽郡。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粟特康氏会稽郡望形成的事实基础进行了初步考察。 关键词:康氏郡望会稽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志码:A 中古时期,特别是唐代,大量的粟特人进入中原地区。这些人及其后裔,基本上都 没有返回其故乡,而是变成了后来具有族群意味的“汉人”的一部分。易言之,他们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建构了其本身的华夏认同,并获得了华夏社会的广泛认可。伊沛霞 Chinese (Patricia Identity)植根于按照父系亲属 Ebrey)先生曾指出,“汉人认同(Han 关系设想我群(we—group)的思维习惯,华、夏或汉被想象成为通过异姓通婚形成的 巨大的世系群。某一具体姓氏往往被溯源至一个著名汉人祖先,同姓之间被认为存在着 世系联系。”①据此可知,采用华夏式姓氏、构建绵长的传承世系及制造郡望是内迁粟特 人建构其华夏认同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荣新江先生认为,“康姓是地道的粟特康国人人华后取的汉姓”。②毛阳光先生亦指 出,“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古时期的康姓本身是中亚康国人及其后裔”。④据此,一般情 况下,中古时期传世文献和出土墓志中记述的康姓人物均为中亚粟特人及其后裔。 收稿日期:2016一08—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古时期内迁北族的祖先记忆与族群认同”(15YJC850021) 作者简介:尹波涛(1984一),男,陕西华阴人。在站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古民族史研究。 HanChinese EthnicitiesinChinaand and J.Brown ①PatriciaEbrey,Surnames Identity,Melissaed.,Negotiating ofCalifornia Taiwan,Berkeley:UniversityPress,1996,P.20. ②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修订版)》,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2014年,第57页。在另一处,荣氏将其表述为:“康氏不是中国古代固有的姓氏,其祖先 必然来自粟特”(见荣新江《新获吐鲁番文书所见的粟特人》,《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第123页)。 ③毛阳光《洛阳新出土唐代粟特人墓志考释》,《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5期,第77页。 万方数据 粟特康氏会稽郡望考论 157 一般认为,唐代粟特康氏所称的会稽郡望是指瓜州地域内的会稽。①然而,通过对 相关史料的重新审读,笔者发现康姓人物自称郡望会稽的问题尚仍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及空间。鉴于此,笔者不揣谫陋,略陈管见,详述如次。 郡望与籍贯之关系 相比较而言,郡望比籍贯要复杂的多。一般来说,籍贯是指“某家族某家庭居住 生活地,编户造籍登记处,属户籍制度系统”。②而郡望是指士族家族始祖原籍之郡县。 显然,郡望与籍贯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关于这种关系,岑仲勉先生曾指出: 自西汉废姓存氏,于是郡望代起,良以公孙之称,遍于列国,王子之后,分自 殷周,称其本郡,所以明厥氏之所从出也。故就最初言之,郡望、籍贯,是一非 二。历世稍远,支胤衍繁,土地之限制,饥馑之驱迫,疾疫之蔓延,乱离之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