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抗原受体与膜辅助分子 主要内容 抗原受体复合物 TCR复合物的结构及其作用 BCR复合物的结构及其作用 T细胞活化的膜辅助分子 参与T细胞黏附的CD分子 辅助受体 B细胞活化的膜辅助分子 辅助受体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T细胞启动免疫应答须细胞间膜分子相互作用,否则T细胞会失能,无反应性。 主要包括信号转导分子和黏附分子,统称为辅助分子。 B细胞的活化及与T相互作用也需要辅助分子。 第一节 抗原受体复合物 TCR与BCR的区别:(见表7-1) BCR特异性识别天然抗原,TCR识别APC表达的pMHC,并且是特异性双识别。 BCR既表达在B细胞表面,也可分泌表达。TCR仅在T细胞表面表达,不能被分泌。 TCR和BCR的共同特点: 分别是T、B细胞膜表面的特征性标志 克隆表达,具有极高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基因结构、组成类似,通过类似的机制表达,多样性主要表现于可变区 能识别抗原,不能直接传递抗原刺激信号,必须由抗原受体复合物中的相关分子负责向胞内传导信号(表8-1) 一、TCR复合物的结构及其作用 图 TCR: 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antigen receptor) 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 CD3:传递T细胞活化信号。 ζ链:同质二聚体,帮助活化信号的传导。 1.TCR (1)分类 TCRαβ 主要分布于外周血 TCRγδ 主要分布于皮肤和黏膜 膜外区—V区和C区 跨膜区 胞浆区 (2)肽链构成 TCR有两种结构形式:αβTCR和γδTCR αβTCR和γδTCR的表达互为排斥,外周血成熟T细胞约95%以上表达αβTCR,小于5%表达γδTCR ,但γδT细胞在皮肤和黏膜上皮及肝脏中存在数量较多。 二、BCR复合物的结构及其作用 组成 BCR (mIg) 功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意义:B细胞的主要标志,成熟B 细胞 主要表达mIgM和mIgD 记忆B细胞可表达mIgG 、mIgA或mIgE Igα(CD79a) Igβ(CD79b) 结构特点:各含一个ITAM结构 功能 传导BCR同抗原结合产生的活化信号(为主要信号传导分子) 参与mIg合成后的转运和表达。 第二节 T细胞活化的膜辅助分子 包括信号转导分子和黏附分子 黏附分子主要协同TCR与pMHC作用,稳定T细胞与APC间的结合,延长结合时间,保证初始T细胞被完全活化 信号转导分子主要包括协同刺激分子和辅助受体,主要参与T细胞信号传导及活化的调控 T细胞活化后还表达一些膜效应分子。 二、辅助受体 (一)CD4(属IgSF成员) 主要分布于Th细胞和部分胸腺细胞表面,巨噬细胞和脑细胞上也有表达。是Th细胞TCR识别pMHCⅡ的辅助受体,增强Th细胞与APC的黏附,参与TCR识别特异性pMHCⅡ的信号转导。也是HIV的受体。 (二)CD8 (属IgSF成员) 有两种表达形式:①α、β异二聚体,主要分布于αβT细胞亚群(CTL或Tc)和部分胸腺细胞表面;②α同二聚体,主要由γδT细胞表达。部分NK细胞也可表达CD8分子。是CTL细胞TCR识别pMHCⅠ的辅助受体,可增强CTL细胞与APC或靶细胞的黏附,参与TCR特异性识别pMHCⅠ的信号转导。 TCR和CD4或CD8与APC表面的pMHC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刺激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B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B,DC细胞 L 目的要求 1.掌握T细胞和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复合物结构、组成及其功能;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的功能。 2.熟悉T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辅助受体及其功能。 3.了解T细胞和B细胞表面主要黏附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0洛40mgqd呼吸衰竭SUP 洛赛克预防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7例疗效观察.pdf
- 00洛40mgqd 洛赛克对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中消化道出血的预防.pdf
- 0 螯合剂EDDS和EDTA诱导海州香薷积累土壤重金属的比较研究.pdf
- 0.6μm+CMOS过温保护电路设计.pdf
- 【向天歌】扁平化-灰蓝白商业通用模板.pptx
- 0.18μm数字CMOS工艺下的高增益运算放大器设计.pdf
- 001 古建筑结构研究十八年 李世温.pdf
- 001 矩形及园形截面木梁的塑性弯曲 李世温.pdf
- 001 偏心结构在强迫振动时楼层转动中心的变化规律 李世温.pdf
- 001 缺角方木使用限制的探讨 李世温.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