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从角度寻求突破方法题库.ppt

2017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从角度寻求突破方法题库.ppt

  1. 1、本文档共2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一 二 误区规避 尖子生错题本 强化训练 三 典例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典例2意译 翻译下面的语句,体会翻译的特点。 ①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译文:到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疆。? ②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 译文:错误地走入官场,这一离开就是三十年。? ①②句中的“藩篱”和“尘网”都是借喻,必须把喻体还原成本体,分别译为“边境”“官场”。? 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译文:谈笑之间,强大的敌军像灰一样消失,像烟一样消散。? -*- 一 二 误区规避 尖子生错题本 强化训练 三 典例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④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译文:我心里想金兵尚且能够凭借言辞可以打动。? ③④句中的“樯橹”和“口舌”运用的是借代,若直译或保留原词,都很别扭,都应还原成它们所代替的人或事物,分别译为“军队”“言辞”。? ⑤权起更衣。(《赤壁之战》) 译文:孙权起身上厕所。? 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译文:季氏将要攻打颛臾。? ⑤⑥句运用了委婉的修辞格,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 一 二 误区规避 尖子生错题本 强化训练 三 典例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文言文翻译六法 1.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天,临川王安石记下此文。(“至和”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 -*- 一 二 误区规避 尖子生错题本 强化训练 三 典例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2.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通顺。增补法包括:①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②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③数词后面增加有关量词等。如: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译文:问那些嘲笑者,(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就说:“那个人与某个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 -*- 一 二 误区规避 尖子生错题本 强化训练 三 典例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3.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译文:宋神宗元丰五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划着小船在黄州赤壁下游玩。(“既望”为农历每月十六。翻译时就应换成现代的说法)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弱冠”等。 -*- 一 二 误区规避 尖子生错题本 强化训练 三 典例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4.删削法。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翻译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虚设成分等。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译文:从师学习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译文:日夜勤劳地工作,孤孤单单,受尽辛苦。(“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 -*- 一 二 误区规避 尖子生错题本 强化训练 三 典例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5.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些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后置等。如: 晋人御师必于崤。(《崤之战》) 译文:晋人一定在崤山抵抗你们的军队。(调整后置状语“必于崤”到“御”之前) 6.意译法(修辞还原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采用直译法难以表达原文的意蕴,只能采用作为辅助的意译方式。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夸张、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如: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译文:天下人像云一样地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地应和着他,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 一 二 误区规避 尖子生错题本 强化训练 三 1 2 3 4 典例2介词结构后置 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并指出句式上的特点。 ①(2015·安徽高考)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译文:(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句式特点:省略句,句首省略主语;“誓于神”,介词结构后置;“不以一钱自污”,宾语前置? ②(2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