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2002届 -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基于S7-200系列PLC和PID算法的液位控制系统的开发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液位控制是工业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液位控制过程中存在大滞后、时变、非线性的特点,在液位控制系统设计中采用PLC内部数字PID控制器,进行输入量的归一化转换,PID计算,输出量转换工程量等操作。而组态软件的使用,在有些对操作人员有危害的液位控制中,避免了操作人员的直接接触,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降低了工业功耗,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工业液位控制向着智能控制的方向发展。 二、论文综述, 饮料、食品加工, 溶液过滤, 化工生产等多种行业的生产加工过程, 通常需要使用蓄液池, 蓄液池中的液位需要维持合适的高度, 既不能太满溢出造成浪费, 也不能过少而无法满足需求。假若我们能使用此系统来自动维持液位的高度,那么工作人员便可轻易的在操作室获知整个设备的储水状况,因此液面高度是工业控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特别是在动态的状态下,采用适合的方法对液位进行检测、控制,不仅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而且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液位控制系统中采用PLC作为控制器,可以代替大量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相对传统液位控制大幅降低了能耗。而且可以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使用,加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而 PID控制(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控制方法,在液位控制系统中,实现了液位模拟量的数字PID控制,从而使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不但大大减低工作人员的危险性,还降低了工作强度。 因此,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对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现代工业液位控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论文提纲前言 选题意义 ··· ··· 2 PLC液位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S7-200PLC概述 2.2 STEP 7-Micro/WIN简介 2.3 建立液位控制系统的结构 2.4 液位控制系统PLC程序设计 结论PLC的连接通信,组态动画的设置与连接。软件的开发,主要是PLC的模块化编程、PID模块的设计、数据的归一化和设计控制系统组态实时监控画面,通过上位机对液位的自动控制,基本达到了对液位的自动控制要求。 通过本次设计,我的知识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增强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的综合能力。另外,也培养了自己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由于时间的原因,设计中还有存在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指正。 系统调试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软件调试和硬件调试。软件调试的顺利完成是建立于硬件调试之上的,所以在软件调试之前首先要进行硬件的调试工作,在PLC处于编程状态下,检测传感器、电动调节阀、水泵、开关等设备,以确保信号能够正确地输入PLC;确认运动机构均可以正常运动,将液位控制在预定值上下,同时防止出现液位溢出或无水等现象。 在硬件的调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是PLC和外围电路的连接,遇到了一连串的低压电器连接的问题,在指导老师的正确指导下我很快就掌握了连接方法。通过反复的连接操作训练后,这些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硬件调试的问题解决了,下面进行的就是软件的调试工作。软件调试较硬件调试来说要复杂的多。首先根据PLC程序流程图编写程序,然后通过实物的实际情况反复的编程实验。经过努力,一一解决了编程时遇到的困难。系统有多个功能,要本着先单一,后多种,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来编写和调试程序,直到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完成最终的调试工作。在程序调试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充分理解PLC串行工作方式的重要性。 四、与选题相关的主要参考文献 [1]邵裕森.过程控制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姜秀英.过程控制系统实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金以慧.过程控制[M].清华大学出版,1993. [4]孙洪程.过程控制工业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5]冯品如.过程控制工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 [6]王爱广.过程控制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陈夕松.过程控制系统[M].科学出版社,2005. [8]邴志刚方景林等计算机控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谢剑英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10]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1]陈立定等.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2]SIEMENS.SIMATIC S7-200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手册,2002. [13]刘华波.组态软件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9. 五、论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