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网运行实时动态评价理论和技术研究 - 中国工程科学.pdf

城市道路网运行实时动态评价理论和技术研究 - 中国工程科学.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道路网运行实时动态评价理论和技术研究 - 中国工程科学

城市道路网运行实时动态评价 理论和技术研究 全永燊,郭继孚,温慧敏,孙建平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55) [摘要] 从道路网运行的基本特性入手,着重分析了路网运行的随机波动性、递延传导效应和周期规律性。 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迄今国内外一直沿用的道路“负荷度”路网评价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一套适用于路网整体 实时动态评价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解决了无盲区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路网运行时空动态分析、评价指标阈 值标定等关键技术难题,为交通战略规划、实时动态路网功况诊断等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北京市的实证 研究初步证明了所提出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科学、有效、实用。 [关键词] 路网实时动态评价;负荷度评价;递延传导效应;“五维”拥堵指数 [中图分类号] U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42(2011)01-0043-06 用于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核算,但却不适合用于 1 前言 路网运行状况的整体评价,更无法用于路网实时动 众所周知,城市道路网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 态评价。因此,有必要在路网运行理论上做新的探 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多种交通方式的运行载体。 索。并寻求建立一套新的评价技术方法体系。文章将 道路网运行功况不仅客观反映道路系统自身承载能 以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为基 力、运行效率和决定承载能力与效率的各种相关因 础,指出传统的“负荷度”评价方法的理论缺陷和应 素间交互作用关系,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 用的局限性,对路网整体动态评价的理论方法做概 映了城市交通供需平衡状况、城市交通方式构成的 要论述,并给出这一方法体系实践应用的初步成果 合宜程度以及与综合交通体系整体运行相关的规划 和例证。 决策和运行管理水平。因此,对道路网系统实时运行 状况的动态评价和功况诊断无疑是城市综合交通体 2 路网运行动态特性 系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依据 2.1  随机波动性 和前提条件。然而,城市道路网是一个具有高度开放 就路网的每一个节点和具体路段而言,瞬时运 性的复杂巨系统,运行中受多种无约定和难以预知 行参数(流量、密度、速度) 处于随机波动状态(见 的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干预影响,系统运行经常 图1)。路网运行的随机波动性是由系统的开放性特 处于非稳定状态。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非稳定系统 征决定的。路网系统的介入者(路网规划建设群体、 进行整体实时动态评价是当今国内外尚未完全解决 运行管理群体以及使用群体)无时无刻不在对路网 的难题。 的运行进行干预。系统介入者的干预在信息不对称 一直沿用至今的“道路负荷度” 评价方法虽可 的条件下无可避免地带有盲目性。这种不间断的,带 [收稿日期] 2010 -11 -01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项目(2006CB705500);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101100049710004、D07050600440704) [作者简介] 全永燊(1941—),男,北京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交通规划、交通政策、交通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