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凌海市杨树烂皮病发病特点及原因浅析
凌海市杨树烂皮病发病特点及原因浅析摘要:凌海市2003、2004年连续大面积发生杨树烂皮病后,2005年4、5月间又再次大面积发生杨树烂皮病近1.24万亩,通过调查阐述凌海地区杨树烂皮病发病特点与原因。
关键词:凌海;杨树烂皮病;发病原因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80-1
1 杨树烂皮病发病特点
实地踏查发现,在2-12年的林分中都发现杨树烂皮病,但以3-4年生林分发生的病害最多。杨树烂皮病等危害的杨树品种广泛,包括108、107、荷兰3930、辽宁杨、辽育1号、新疆杨等在内的多个杨树品种都发现病害危害,其中108、107、荷兰3930受到的危害最重,乡土树种(如小钻杨)感病少。发生病害的部位多数在树干的西南方向,这些部位一般有冻裂和破腹现象发生。烂皮病主要危害2m以下树干,这部分树干受到危害后会导致树木死亡。初植密度较大的绿色通道,在林龄达到4年左右,林带中部发生杨树烂皮病和杨树溃疡病的较多。位于低洼地的林分与位于高岗的林分相比,前者感染烂皮病和溃疡病的面积更大。树势衰弱、树体有大面积伤疤、虫害较重的林木发生病害的更多。有烂皮病和溃疡病发病史的林分,尤其是去年发病后没有及时防治的今年发病率较高,经过防治的发病率低。
2 杨树烂皮病发病原因分析
2.1 发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杨树烂皮病是寄主主导型病害,当环境条件不适宜寄主时,病原菌从潜伏状态转入危害寄主。适合于杨树烂皮病流行的气象条件包括冻害(含日灼)、低温持续时间、初霜和晚霜时间、风害情况等。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与冻害关系密切。前面提到,杨树烂皮病多发于树干西南方向,且有干冻裂(有的树种可愈合,有的不能)表现,这就是与冻害相关的证据。在冬季持续低温期间,树干西南方向受日光照射温度较高,而树干其他方向温度较低,树干由于受热不均而产生冻伤乃至冻裂,这种现象称为日灼。108杨发生的病害就是由冻害诱发的,最终造成树木死亡。
据辽宁省气象台资料,2003年冬季气温持续偏低,1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6.7℃,比常年同期偏低0.1℃。气温先高后低异常突出。上旬各地平均气温普遍偏高3-7℃,达历史同期第二或第三高值。下旬较常年偏低6.7℃,居历史同期第三低值。2004年全省冬季气温偏低,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气温变幅较大。2004年1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9.6℃,比常年同期偏低3℃。其中辽西西部偏低1-2℃,其余地区偏低2-5℃。月内气温持续偏低,上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3-6℃,有近半数地区旬平均气温居历史同期第二至第四低值;中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8℃,辽河流域以东大部地区旬平均气温达历史同期第一至第三低值;下旬全省大部地区旬平均气温仍然偏低1-4℃。
2003年12月气温先高后低异常突出,使部分杨树品种遭受冻害,并小规模发生烂皮病,树势减弱,病原积累。2004年冬季气温偏低,杨树冻害更严重,由于病原丰富、树势衰弱,造成杨树烂皮病等大面积流行。冻害是激发杨树烂皮病等病害爆发的主导因子。
2.2 发病与病原积累的关系
杨树烂皮病等大面积发生与病原积累是有直接关系的。据造林农户反映,2004年春季,杨树就曾经发生冻害且小规模发生烂皮病,也造成了杨树死亡,但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去年发生轻度和中度杨树病害,这为今年大规模爆发病害积累了病原,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2.3 发病与及冰核细菌的关系
杨树主栽区是杨树冰核活性细菌溃疡病的常发区和重发区。杨树冰核细菌可以使杨树的抗冻能力降低,其与烂皮病原菌相伴可导致杨树病害加重。本次发生大规模的杨树烂皮病,我们初步认为与冰核细菌有关,这点还有待于进一步证明。
2.4 发病与防治的关系
调查结果表明,2004年是杨树病害的发生期,病害进展很快,2005年进一步加重,造成杨树大量死亡。从对凌海市金城原种场的调查可以看出,去年对108杨进行防治(如涂白处理,10%Na2CO3防治)的,今年春季就很少发生病害,而没有进行防治的,烂皮病等危害就很严重,造成大量林木死亡。
2.5 发病与营林措施的关系
林分密度过大,在达到一定树龄后,树木间竞争激烈,树势衰弱容易产生病害。一般来说,密度大的林分通风条件差,会导致病原物积累。反之,通风条件好的林分,不利于病原菌滋生。对大密度林分,要及时采伐或间伐。我们提倡一次定植,集约经营。
树木施肥过多,造成徒长,容易发生冻害,易发生病害。另外,修枝不当会使树体形成大面积伤疤,有利于病菌滋生;修枝强度过大,树光合面积不足,树势衰弱,也易发生病害。
2.6 发病与杨树品种的关系
不同杨树品种对杨树烂皮病的抗性不同。一般认为各派树种对烂皮病抗性大小顺序为:美洲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