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相关性感染临床分析及管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ICC置管相关性感染临床分析及管理【摘要】我普外科于2004年8月~2009年12月采用PICC置管用于治疗病例611例。对其并发症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11例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11例占1.8%。结论 PICC 置管是一项高风险的技术操作, 护士娴熟的穿刺和置管技术,严格无菌操作,以及置管后的管路维护显得尤为重要。输液专业化管理能降低医疗护理风险,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品质和内涵。护理管理者应以积极慎重的态度支持临床开展,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引导下属认真执行,从而在为能解决临床输液难题的同时确保该技术的安全开展[1]。 【关键词】PICC; 相关性感染; 分析与管理 【Abstract】The complications and related factors of611 PICC patients on the general surgery between August 2004 to December 200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1 cases (1.8%)occurred catheter-relatec infec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PICC catheter is a high risk of technical operations, skilled nursing puncture and catheter technology, strict aseptic technique and pipeline maintenance is very important.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can reduce the security risks of health care, improve clinical quality and conten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Care managers should adopt a positive attitude in support of this technology, well-develop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made subordinates enforced, and in order to solve the clinical problem while ensuring the safety of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Key words】PICC infec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R54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078-01 1 临床资料 2004年8月~2009年12月采用PICC置管用于治疗病例611例,男275例,女336例,年龄22-85岁,置管时间为5-290天不等。611例置管患者中。经血培养或管头培养,再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11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占总例数的1.8%。其微生物学特征为:培养出革兰氏阴性葡萄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肠球菌1例,光滑假丝酵母菌3例。并伴有临床症状发热、寒战。其中有8例在冲洗导管后立刻发生发热或寒战。一经拔除导管,症状显著改善,再合并应用抗菌素治疗后感染症状明显消失。在这需特意说明11例中有7例发生在带管出院的患者。有8例拔除导管时发现管头有血凝块。 2 分析 导致导管感染的原因大多为穿刺点污染,导管接头污染,静脉滴注的药物被污染,血行种植,导管的纤维包裹鞘,或形成的血栓是良好的细菌生长的培养基。TPN治疗的时间越长,管壁上黏附的物质越多,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增加[2]。本文肿瘤患者在化疗间歇期大多选择回家休养,患者缺乏有关导管自我维护的相关知识,造成感染率的增高, 专家研究结果证明:多数导管相关性感染成因是由医护人员护理不当所致,而非患者体内细菌所致。中心静脉通道器材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在普通住院病人中达 3-20%,在重症病人中的发生率高达 2-5 倍,静脉治疗是一种有创性介入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复杂的和风险性大的侵入性操作要求专业护士来执行,规避临床风险[3].PICC 置管是一项高风险、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为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护理管理者应以积极慎重的态度支持临床开展,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引导下属认真执行。PICC置管患者的居家护理也十分重要,对家属及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