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吉林家畜解剖学(主编雷治海等)教案:第十五章 家禽解剖学01.docVIP

2016吉林家畜解剖学(主编雷治海等)教案:第十五章 家禽解剖学01.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 家禽解剖学 家禽包括鸡、鸭、鹅和鸽,属于脊椎动物中的鸟纲,因适应飞翔,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机体构造形成了禽类独有的一系列特征。在人类长期饲养和驯化条件下,有些家禽已经丧失飞翔能力,但身体构造仍保留其特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骨胳和关节 禽骨胳的特点是强度大,重量轻。强度大是由于骨的无机盐中含钙盐较多(如在鸡,钙占37.2%,磷占16.42%),骨密质非常致密;同时,有些骨在生长时互相愈合。重量轻是由于成年时气囊扩展到许多骨的髓腔和松质骨间隙内,取代骨髓而成为含气骨。但在幼禽,几乎所有骨都含有骨髓。禽的骨在发育过程中不形成骨骺,骨的加长主要有赖于骨端软骨的增生和骨化。雌禽的某些骨内,在产蛋期前形成类似松质骨的所谓髓骨(os medullare),随着蛋壳形成的周期而增生和吸收,可贮存或释放钙盐,补充肠管对钙的吸收不足而供形成蛋壳之需。 (一)躯干骨胳 家禽的颈一般较长,呈“S”形弯曲。颈椎数目较多(鸡14个,鸭15个,鹅17个,鸽12个),运动灵活。颈椎的关节突发达,椎体的前、后关节面呈鞍状。寰椎小,与枕髁形成多轴关节,与枢椎形成活动性较小的寰枢关节。胸椎数目较少(鸡、鸽7个,鸭、鹅9个)。椎体侧面有与肋头成关节的小凹,板状的横突上有与肋结节成关节的小凹;鸡的椎体还具有腹侧嵴。鸡和鸽的第2-5胸椎愈合,第7胸椎与综荐骨愈合;鸭和鹅的后2-3个胸椎与综荐骨愈合。腰椎和荐椎共有14-15个,互相愈合成综荐骨(synsacrum)。尾椎有5个,可活动;最后一块是三棱形的综尾骨(pygostyle),在胚胎时期由数个尾椎愈合而成,为尾羽的支架,附着有尾肌。椎管沿脊柱全长延伸,从枕骨大孔向后直至综尾骨。 肋的数目与胸椎一致,鸡、鸽7对,鸭、鹅9对。除前1-2对外,每一肋分为背侧的椎肋骨和腹侧的胸肋骨;二者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前部为钝角,向后逐渐减小为锐角。椎肋骨的上端以肋头和肋结节与相应的胸椎形成关节;肋体上还有钩突(procuncinatus),向后覆盖于后一肋骨的外侧面,起加固胸廓侧壁的作用。第1和最后2(鸡、鸽)或3(鸭、鹅)个椎肋骨无钩突。胸肋骨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肋软骨,其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大;除最后1-2对外,下端与胸骨形成活动关节,鸡的最后胸肋骨则连接在前1个胸肋骨上。 胸骨非常发达,为背侧面略凹的骨板,构成体腔底壁的支架。腹侧正中有纵行的胸骨嵴(crista sterni),又叫龙骨(carina),飞翔能力强的鸟类特别发达,供强大的胸肌附着。胸骨的前部形成一正中突(胸骨棘spina sterni)和1对前外侧突(proccraniolateralis),以鸡的较发达。胸骨后部形成1对后外侧突(proccaudolateralis);鸡、鸽还有胸突(proc thoracicus),从后外侧突(鸡)或直接从胸骨(鸽)向后向上伸出。后外侧突与胸骨中部之间形成卵圆切迹,鸡的很深,鸭、鹅较浅,鸽的则围成小的卵圆孔。卵圆切迹或孔上封闭以薄的纤维膜。胸骨前缘有1对乌喙关节沟(sulcus articularis coracoideus),与乌喙骨构成关节。胸骨侧缘有成对的肋关节面,与胸肋骨成关节。胸骨内面以及侧缘上具有大小不等的一些气孔,与气囊相通。 (二)头骨 禽头骨高度特异化。颅骨与面骨以大而深的眼眶为界。颅骨各骨较早就互相愈合,无骨缝可见。颅骨较厚,为含气骨,其骨松质的间隙通中耳腔,再经咽鼓管间接通咽。枕骨只有1个较小而呈半球形的枕髁。颞骨的外耳道很短,外耳门较大;颞骨鳞部在眶后方形成眶后突,鸡还有颧突与之相连合。筛骨的垂直板形成左、右眼眶的眶间隔,水平板位于眶上方,有1对嗅神经孔。眶后部有1对较大的视神经孔,其上方有小的滑车神经孔,后方有眼神经孔,下方有动眼神经孔和外展神经孔。外耳门前方、眶后突的内侧,有上颌下颌神经孔,有时部分地分为两个孔。枕骨大孔两旁有舌下神经孔。 面骨因没有齿,一般较轻,但其形态和大小在不同禽类因喙的形状不同而有差异。切齿骨构成上喙的大部分,鸡、鸽为尖锥形,鸭、鹅长而扁。上颌骨小,构成上喙的后下部。鼻骨位于上喙的后上部,与切齿骨之间围成骨质鼻孔,与额骨间形成可屈曲的骨缝。泪骨构成眶的前界,与额骨形成可动连接。颧骨由轭骨(os jugale)和方轭骨(os quadratojugale)构成,细长,与上喙相连。方骨(quadratum)位于颞骨与下颌骨之间,与颞骨鳞部形成活动关节,又通过翼骨和腭骨以及颧骨与上喙相联系;下端则以发达的髁与下颌骨形成方骨下颌关节(art.quadratomandibularis)。方骨有眶突,作为肌肉的杠杆,肌肉收缩时将方骨向前拉,通过翼骨、腭骨和颧骨,作用于鼻骨之间可活动的骨缝,使上喙向上提,上、下喙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