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简 介 俗称玉米钻心虫、箭杆虫。 主要种类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 分布广泛,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在我省发生危害农作物的以亚洲玉米螟为主。 1年发生1-2代。 亚洲玉米螟的生长发育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 蛹-成虫。 一、生长发育 (一)玉米螟羽化期的形态特征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约25毫米,通常以老熟的幼虫在玉米茎秆(76%) 、穗轴(20%)内、根茬(3%)内越冬,第二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喝水化蛹。 蛹:纺锤形,红黄褐色,体长15-18毫米,经10天羽化,6月中旬为化蛹盛期,6月下旬到7月初为成虫盛期。 成虫:黄褐色,体长10-15毫米,寿命5-10天,昼伏夜出,喜欢在离地面50厘米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 卵:扁圆形,长约1毫米,由20-60粒呈鱼鳞状排列成块,卵孵化期3-5天。 体长10-15mm (二)玉米螟各时期的生活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潜藏在大豆、马铃薯等作物田里或杂草间,于日落后到午夜转入玉米田活动。晚上20--21点成虫交尾产卵盛期,21点后开始潜伏。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成虫羽化后即可交尾,大部分当天即可产卵,通常产卵于离地面50厘米以上的玉米叶片背面,以中脉附近较多,20--60粒排成鱼鳞状卵块,一般单只成虫可产卵300--600粒。 卵:卵期因温度不同而异。第1代卵期一般5--6天,第2代到第3代卵期较短,一般3--4天,孵化前卵粒中央出现黑点,即幼虫的头壳,称为“黑头卵”。 幼虫:幼虫孵化后先群集卵壳附近,约1小时后开始分散,爬行迅速,可吐丝下垂飘到邻近植株;幼虫有趋糖、趋湿和负趋光性,所以多选择组织比较幼嫩,便于潜藏,含糖量较高的玉米植株,在较阴暗潮湿的部位取食危害。 玉米螟在吉林省中部地区的生活习性 最后一代老熟的幼虫 秸杆 (76%) 5月下旬至 (5龄 ) 根茬 穗轴 (20%) 6月初化蛹 3龄前取食心叶 蛹期7-10天 卵期3-5天 6月下旬至7月上旬 6月中旬羽化盛期 成虫飞到玉米田产卵 二、危 害 1、寄主 亚洲玉米螟主要寄生在玉米、高粱、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上。 2、受害症状 玉米螟以第一代幼虫蛀茎危害为主,幼虫盛期在7月中旬的玉米大喇叭口期,初龄幼虫在玉米心叶期取食叶肉,叶片展开后可见一排排的取食孔, 3龄以前危害心叶,3龄后蛀入茎秆,雄穗,穗轴,造成孔洞,使受害植株的养分和水分疏导受阻,雄穗发育不良,茎秆被折断。影响拔节、抽雄, 致使籽粒空瘪、灌浆不足,同时遇风易折,造成严重减产。 危 害 拔节、抽雄 危 害 穗 轴 三、综合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选择抗虫品种; 2、通过秋翻地进行机械灭茬,合理轮作,降低越冬虫源; (1)灭茬细碎:玉米螟幼虫也有在根茬里越冬的,若灭茬机的速度不超过3档。这样既能把茬子粉碎,又能绞死幼虫。 (2)白僵菌封垛:在5月中上旬,往玉米秆子垛里喷撒白僵菌,消灭越冬幼虫。 3、增施有机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植株抗性。 (二)物理防治 性诱剂 高压汞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