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受批评之处:.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受批评之处:

近代幼教思潮報告 皮亞傑 指導老師:魏宗明 老師 組員: 9623002 陳思錡 9623022 張羽忻 9623042 薛惠文 9623052 曾毓麗 9623086 廖雯淳 9623092 張雅婷 報告日期:100年5月12日 目錄 一.貢獻 二.影響 三.批評 四.補充 五.QA 六.資料來源 一.貢獻 ※於教育心理學以及教育實務的具有重大啟示 1.按兒童思維方式實施教學 以往對於智力的研究,一則研究對象幾為成人,二則關心的焦點在於智力的結構而非發展,只關心智力發展中「量」的改變,而未注意到「質」的改變。因此犯了將研究成人智力結構的結論套用在兒童的教育上,認為兒童不過是具體而微的「小大人」罷了。皮亞傑的理論指出了兒童的認知、思維方式與成人不同,甚至不同年齡層的兒童、青少年,也有著認知結構上的極大不同。就教育來說,他的理論揭示了「了解兒童始能教育兒童」的意義。成人在提供知識供兒童學習的時候,必須要能夠了解兒童認知思維的特色(即與成人不同之處)並以此決定要讓兒童學習的材料以及教學的方式,如此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成效。2.循兒童認知發展順序設計課程 在學校教育中課程的設計該如何與學生的能力相配合,這是個早已受重視的問題。然而在以往的看法中,總是以孩童的年齡作為能力劃分的標準。這種看法的概念心向為:假定同一年齡的孩童,他們所具備的學習能力應該是相差不遠的,就算有所差異也是在「量」方面的不同,舉個具體的例子來說,就好比把學生視為一個個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長大的「容器」,理論上相同年齡的孩子,擁有差不多大小的容器,而就算有個別差異的現象,也是「容器大小」與「裝多裝少」的問題。然而皮亞傑的理論則是超越前人所見的,以「認知結構」的形式作為能力劃分的標準,認知結構的不同反映在思維能力的差異上。雖然基本上認知發展的階段與年齡的增加(個體生物性的成熟)有關,但是其改變的根本原因並非在於年齡的增長,而是認知結構的變化。此外,根據皮亞傑的實驗研究,就算是對於相同的學習材料,不同發展階段的孩童也會有著不同的反應,其差異也是根源於認知結構上的不同(而非年齡的差異)。因此對於學校課程的設置,皮亞傑的理論有著兩點啟示:(1)學校課程教材的難度,必須配合學生心智發展的水平(2)在確定某年級的課程難度時,宜先設計實驗,從學生實際的思維過程中,觀察分析單元的編排是否適宜。(張春興,1997)3.促進兒童心智發展的教育功能 皮亞傑的教育觀極為強調受教育者的積極主動性。而對於他之前所盛行的傳統教學方式,皮亞傑皆有所批評。例如對於「被動教學法」----教師主動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就皮亞傑對於「學習」的看法,認為真正的知識乃是透過兒童在環境中主動觀察、探索、操弄得來的,而在被動教學法當中,學生則缺少了主動探索、進行建構的歷程,並不是個獲得知識的好方式。對於行為學派所主張的「編序教學法」,皮亞傑則認為,在編序的過程中,完全沒有學生意見的參與,而所編製出來的教材內容,全然是大人們「想當然爾」向學生灌輸的知識。皮亞傑曾諷刺地說:「如果教學的理想只是要學生鸚鵡學舌地重複已經正確地編製好的東西,那麼很顯然,機器也能完好地滿足這些條件。」(杜聲鋒,1997)從這些批評中,可發現皮亞傑認為傳統教學方法乃是違反兒童學習的自然規律,忽略了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而皮亞傑自己則在赴美講學時,提出自己對於教育的看法:「我認為,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兒童的知識,而是設置充滿智慧刺激的環境,讓兒童自行探索,主動學到知識。」(張春興,1997)這段引言所透露出來的含意,即指出學習者(兒童)在學習過程中所扮演的主動角色,就皮亞傑的理論而言此一主動性正是獲得知識的關鍵所在。而這樣觀點,開啟了往後「開放式教育」的濫觴。 更為具體地說,這種教育觀點對於教師教學上的啟示為: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時不僅是個傳授知識者,而且教師本身還必須是個能夠啟發學生的創新者與研究者;而就家庭教育(尤其是學前教育)來說,與其提前讓孩子學習知識(寫字、識字等),無寧致力於設置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以合於孩子思維的方式與之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並且提供孩子充滿智慧刺激的環境,這樣反而使得孩子得以順應著發展的自然規律而成長茁壯。對於促進新學科的發展的貢獻他的理論奠定了後世認知發展研究的基礎;而他對於認知發展的研究結論也對於發展心理學體系的完備性有著重要的貢獻;他的研究促進了人工智慧學研究的發展;並且開創了心理邏輯學的研究。? 他的理論對於哲學認識論的貢獻首先是皮亞傑結合了許多學科(生物發生學、神經生理、人類學、邏輯學、數理、系統論、心理學等)的研究成果,對於認識論的研究方式提出了新的可能,突破了傳統僅以思辯的方式對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