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系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分析.docVIP

外科系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分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科系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分析.doc

  外科系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分析 【摘要】 为了解我院外科系统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随机抽查外科系统608例次手术病例。本组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主要药物种类有头孢菌素类(45.23%)、氟喹诺酮类(24.18%)、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11.18%)、硝基咪唑类(10.20%)、氨基糖苷类(3.62%)、大环内酯类(2.80%)、林可霉素类(1.97%)、碳青霉烯类(0.82%),其中单用、两联和三联分别为15.3%(93例)、77.14%(469例)、7.57%(46例)。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术后用药时间过长、选药档次过高及无指征联合用药等。提示在外科系统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近年来,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性用药有范围扩大化的趋势,不论手术大小、部位、切口的类型等,均普遍使用抗菌药,且所使用的抗菌药物抗菌谱广、价格贵[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预防术后发生的院内感染、延缓细菌耐药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资料对我院外科系统2007年1月-6月608例次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1月-6月外科系统手术病例共计608例次。其中:普外科338例次,骨科108例次,妇产科142例次,五官科20例次,最短住院天数3d,最长住院天数50d,平均住院天数11.46d。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一调查表填写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诊断、出入院时间等。手术情况:手术名称、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及愈合等级。用药情况:抗菌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给药方式、开始用药时间、停用抗菌药物时间等。   1.3 评价标准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相关文献[1-3],结合我院实际制定,见表1。表1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判断标准(略)   2 结果   2.1 手术类型   608例次围手术期患者Ⅰ类切口392例次(64.47%);Ⅱ类切口187例次(30.76%);Ⅲ类切口29例次(4.77%)。   2.2 抗菌药物的应用时机及术后持续时间   从预防用药时机看,符合标准的病例占94.24%,基本符合占4.44%,不符合标准的占1.32%。从预防的疗程看,合理病例占32.73%,基本合理的占54.61%,不合理的占12.66%,见表2。表2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和持续时间(略)   2.3 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情况   608例次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使用最多的头孢菌素类275例次(45.23%),依次是氟喹诺酮类147例次(24.18%)、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68例次(11.18%)、硝基咪唑类62例次(10.20%)、氨基糖苷类22例次(3.62%)、大环内酯类17例次(2.8%)、林可霉素类12例次(1.97%)、碳青霉烯类5例次(0.82%)。 使用频次最多的前10位抗菌药物见表3。抗菌药物单用93例次(15.30%)、两联用药469例次(77.14%)、三联用药46例次(7.57%),没有发现三联以上预防用药。表3 使用频率最高的10种抗菌药物(略)   2.4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统计   608例次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术后用药时间过长、选药档次过高及无指征联合用药等。此外,还存在用药剂量大、无指征用药、给药时机不当、选用药不当、无依据频繁换药等,见表4。表4 抗菌药物不合理性的项目内容(略)   3 讨论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①手术中污染不可避免的胃肠道、呼吸道和女性生殖道的手术。②使用人工材料的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人工血管移植术。③清洁大手术,一旦感染后果严重,如开颅手术、心脏和大血管手术、乳腺癌根治术、巨脾切除术。④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⑤术前已发生污染的手术(如开放性创伤)。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3],Ⅰ类切口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但对于创面大、手术时间长、渗血多或一旦感染后果严重的可考虑使用,24h内停药;Ⅱ类切口均可考虑使用,48h内停药;Ⅲ类切口用要3~7d。调查发现我院预防用药普遍范围过大,时间偏长,且Ⅰ类、Ⅱ类、Ⅲ类切口100%使用抗菌药物。 头、颈、腹腔壁及四肢手术,以及躯干手术的切口感染,病源菌主要是G+葡萄球菌,胸、腹部手术深部器官和腔隙感染,主要是肠肝菌科细菌,即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等,在下消化道还有厌氧类杆菌。很少有绿脓杆菌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