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毒蛾防治技术方案汇编.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舞毒蛾防治技术方案汇编

附件5 舞毒蛾防治技术方案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又名秋千毛虫、苹果毒蛾、柿毛虫,英文名Gypsy moth,属鳞翅目毒蛾科。国内主要分布于北纬20°-58°之间,主要省份为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 该昆虫取食栎、柞、杨、柳、桦、槭、榆、椴、鹅耳枥、黄檀、山毛榉、核桃、稠李、苹果、梨、杏、樱桃、山楂、柿、桑、樟子松、红松、落叶松、云杉等500余种植物。其中以栎、杨、柳、榆、苹果、山楂、桦受害最重。幼虫危害叶片,严重时可将全树叶片吃光。 一、发生特点 舞毒蛾一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内越冬。根据其地理分布和生活特性舞毒蛾被分为亚洲型和欧洲型两种,欧洲型舞毒蛾的雌成虫没有飞翔能力,而亚洲型舞毒蛾的雌成虫则可以飞翔,有趋光性。1龄幼虫能借助风力及自体上的“风帆”(刚毛中间泡状扩大的毛)飘移,2龄以后白天潜伏在落叶及树上的枯叶内或树皮缝内,黄昏后出来为害。低龄幼虫受惊扰后吐丝下垂,随风在林中扩散。雄幼虫5龄,雌幼虫6龄。老龄幼虫有较强的爬行转移危害能力,食叶量大,严重时可将整株树叶吃光。为害至7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在树干凹裂处、枝杈、枯叶等处结茧化蛹。7月中旬为成虫发生期,雌雄异型,雄蛾善飞翔,白天常成群在林缘飞舞。卵多产于树枝干的阴面或其他物体的表面,每雌产卵1-2块,每1卵块有300-600粒卵,最多达1000粒,上覆雌蛾腹末的黄褐鳞毛(见附图)。 该虫多发生在郁闭度0.2-0.3,没有下木的阔叶林或新砍伐的阔叶林以及植被稀少的松林中,通风透光的林缘地带危害最重,而在林层复杂、郁闭度较大的林区很少大量发生。气候干旱有利于舞毒蛾暴发,我国舞毒蛾猖獗周期为8年左右,即准备1年,增殖期2-3年,猖獗期2-3年,衰亡期3年。 二、治理对策 舞毒蛾的治理应从改善林分入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要提高林分郁闭度,在林缘种植油松、华山松、白皮松、核桃等舞毒蛾不喜食树种。二要加强监测预报,通过性诱、灯诱和人工调查等手段,准确掌握虫情,做到有的放矢。三要采用诱杀、病毒、天敌昆虫、仿生药剂等综合措施,实现控灾减灾。 三、虫情监测 (一)踏查。5-9月间,观查成虫、幼虫和卵块情况。卵块多集中在倒木下方、树干背风面、房屋的房檐、林间电线杆、桥或涵洞的洞壁上。幼虫一般先为害林缘和树冠下方,观察寄主树上有无吐丝下垂或危害的幼虫,也可利用舞毒蛾幼虫上下树习性,用麻袋片等在树干围环,随机围环调查30株树,可以掌握发生情况(见附表1)。 (二)标准地调查。在踏查的基础上,对发生面积大,危害较严重林地设立标准地(人工林每2000亩、天然次生林每5000亩设立1块),选定标准株进行详查,计算单株虫口密度(见附表2)。 (三)诱虫灯监测。将诱虫灯(近紫外)20W-30W,置于选定监测点附近的开阔地,高度1.5-2.5米,灯间距200米以上。成虫羽化盛期前、后各15天开灯,每天记录诱虫量。 (四)性诱剂监测。舞毒蛾性诱剂可采用桶状诱捕器、船型诱捕器(适合林区或机场、港口等环境)或粘胶板诱捕器(适合风沙小或较封闭环境),自6月中旬(成虫羽化前7-10天)开始悬挂,悬挂高度1.5-2.5米,诱捕器间距一般在200米以上。诱捕器应挂在不被遮挡、靠近寄主的直立支杆或树干上,避免人为干扰或损坏。每天的诱蛾高峰在10:30-14:30,应每天检查诱蛾情况并记录诱捕数量,20天更换1次诱芯。 四、防治措施 (一)灯光和诱捕器诱杀。条件适宜的地区,可以利用杀虫灯和性诱剂及配套诱捕器诱杀成虫,每公顷3-5套,降低下代虫口密度(设置方法同上)。 (二)保护天敌。舞毒蛾天敌较丰富(目前发现寄生性36种,捕食性24种),有效保护天敌对抑制舞毒蛾发生效果明显。一要严禁使用广谱化学药剂;二要注意把握舞毒蛾发生周期,发生高峰期后要避免大面积施药;三要保护和利用人工摘除卵块内大量的寄生蜂。 (三)病毒防治。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环境和其他生物安全,舞毒蛾幼虫感病后外表柔软,易弯曲,身体破裂,流出乳白色或褐色的液体,病毒通过感病个体的粪便、唾液和病死虫体液污染叶片等昆虫食物感染其它健康舞毒蛾形成流行病,并通过雨水、风和鸟类等天敌使病毒在林间自然传播,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病毒要在3龄前使用,最好在2龄幼虫占85%时使用,用量为每亩250亿个多角体。用前要摇均,均匀喷到叶面上,注意药剂避光低温保存。与Bt混合使用可提高防效。 (四)仿生药剂防治。灭幼脲类药剂对天敌相对安全,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由于该药显效和作用时间较长,可以尽量早施药。20%除虫脲4000-5000倍、25%灭幼脲Ⅲ号1500倍液喷雾。 附图 舞毒蛾各种形态 图1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