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康行动工作方案
“小康行动”
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四次、县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四届、县十四届人代会和《中共遵义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精神,促进我镇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全镇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到2016年力争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5000元目标,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现结合我镇实际拟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镇党委、镇政府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和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根本要求,认真分析农民增收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探索适合我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坚持以工业理念为引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基地生产,提高农业商品化率;以科技支撑为动力,抓好“四种”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着力打造农业“板块”,主攻“四型”经济,提升农业效益;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引导农民科技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升“黔北粮仓”建设和加快“黔北钱仓”建设,从而率先实现“中部”崛起,力争到2016年实现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5300元,在“十二五”末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目标任务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15元,增长17%。在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2747元,工资性收入3045元,财产性收入216元,转移性收入607元。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7元,增长15%。在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2879元,工资性收入3868元,财产性收入242元,转移性收入618元。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48元,增长15%以上。在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3311元,工资性收入4448元,财产性收入278元,转移性收入711元。
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60元,增长15%。在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3807元,工资性收入5115元,财产性收入320元,转移性收入817元。
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569元,增长15%。在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4379元,工资性收入5883元,财产性收入368元,转移性收入940元。
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305元,增长15%。在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5035元,工资性收入6765元,财产性收入423元,转移性收入1081元。
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300元,增长15%。在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5790元,工资性收入7780元,财产性收入487元,转移性收入1243元。
三、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5300元的规划打算
“十二五”期间,全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三个“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按照县委“深入实施强县战略,全力推进小康行动,加快建设幸福工程”的要求,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在深入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带动战略带动中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增比进位突破目标。
(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挖掘增收潜力,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1、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一是坚持把粮食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通过“种子、种苗”的外引内育、试验示范、推广普及,认真组织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超级稻推广项目,开展粮食高产示范等活动,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和复种指数。到2016年,力争水稻平均亩产达600公斤,增加40公斤;玉米亩产达到500公斤,增加50公斤,马铃薯亩产达到400公斤(折粮),增加80公斤,其中超级稻、优质稻的种植比例不断提高,达到90%以上,全镇粮食种植面积56700亩,粮食生产总量稳定在15000吨以上,产值1.8亿元以上,农民从种植粮食作物获得收入达到1600元以上。
二是积极推进辣椒产业化发展。以辣椒品种改良为突破口,加大地方品种的提纯复壮,繁育优良辣椒种子进行推广普及,加快种子选育进程,适度推广抗性好、产量高的韩国辣椒及泰国辣椒,到2016年,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并实行全镇统一供种;以主攻单产、提高质量为工作重点,实施辣椒优质高产示范工程,通过技术培训和典型引路,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水平,大力推广普及辣椒的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和普及辣椒漂浮育苗及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科学育苗、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到2016年,辣椒漂浮育苗达到9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