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假新闻羞辱百年《纽约时报》
假新闻羞辱百年《纽约时报》 7个月里,这名年轻的记者自称游遍了全美国,写了73篇稿件,但其中36篇是杜撰的 杰森事件被称为“有史以来商业化传媒雾蒙蒙的大海中最大的冰山浮动” 5月11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其头版刊登一篇题为“辞职的时报记者留下的一长串欺骗行为”的文章,揭露该报一记者在过去7个月里杜撰了36篇新闻报道。一时间全球媒体哗然。有评论家称此事件为“有史以来商业化传媒雾蒙蒙的大海中最大的冰山浮动。” 这个事件成为目前美国新闻界的重大讨论话题,不仅各大报纸都给以报道和评论,美国三大有线电视网以及公共电视台PBS,都邀请新闻界专家评论这个事件。《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总编辑朱克曼(Mort Zuckerman)认为这是“对《纽约时报》的羞辱” 高中生的主力记者之路 记者杜撰新闻并非天下罕闻,何以此案如此之不同寻常? 其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该幕戏剧的主角:一方为有152年历史,号称“世界上最有声誉和影响力报纸”的《纽约时报》;另一方为一名年仅27岁、未完成系统新闻学教育,却从实习记者一窜而成为该报报道全国性新闻的主力记者 该记者名叫杰森Jayson Blair),来自富裕的弗吉尼亚州费耳菲科斯县。其父为美国一著名的政府文化机构的总监。在加入《纽约时报》之前,杰森曾为《纽约时报》的竞争对手《华盛顿邮报》做过自由撰稿人,并在《波士顿环球报》当过见习记者。1999年,杰森加入《纽约时报》 应该说,杰森的行为并不是没有引起过报社的注意。报社内部曾抱怨杰森花报社的钱在报社大楼沿街的酒吧抽烟喝威士忌;他还超额使用报社的车,并得到多个违章停车罚单;他写的报道中出错率极高,3年半的时间里被更正了50个错误。尽管如此,XX年9月,杰森仍被管理层提升为正式记者 杰森的欺骗行为在911事件后不断升级。他声称他的一亲属在911爆炸中丧生。后来,该家庭出面否认与杰森有亲戚关系 杰森的行为一直为《纽约时报》都市版编辑乔纳森XX年4月,乔纳森给新闻部的行政管理层发了一份电子邮件,简短的一句话:“我们必须阻止杰森为时报写稿,立刻。” 不幸的是,乔纳森的警告并未引起高层的重视。相反,杰森被派去报道当时极为敏感的华盛顿连环狙击手案件。在仅仅6天的时间里,杰森就完成了一篇关于已被抓获的年长的狙击手约翰头版报道。文中称该报道的消息来源为未透露姓名的执法人员。之后,他又完成了一篇关于另一个年轻狙击手的报道。两篇报道均引起了司法方“严重失实”的抗议。但时报并未就消息来源追究杰森 至此,杰森的杜撰开始延伸向他的开支。他告诉报社说,几条毯子是在华盛顿的一家商店买的,但发票开的却是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家商店;他声称他与执法官员在华盛顿的一家餐馆就餐,而这家餐馆却在纽约布鲁克林……让人惊奇的是,他的这些欺瞒行为居然没有被发现 从去年10月到今年4月份,杰森声称为采写新闻,跑了6个州的XX年来建设起来的编辑体系可以良好地对付非恶意的失误,但不足以防范恶意欺瞒。在同一天,总编辑也为时报辩护说:“坦率而言,世界上没有一家报纸是办起来为了监督欺骗和添枝加叶的。” 《纽约时报》对此事的处理,引起了各界的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时报在头版登出自己记者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是有胆量和责任感的表现;但也有舆论认为,时报淡化报社机构所应承担的责任,反而将全部责任推卸到记者个人头上;更有大量议论聚焦在杰森是黑人这一事实上,认为时报为了提倡“种族多元化” ,在启用杰森上降低了考核记者的标准 据《纽约时报》发言人透露,联邦司法部门正在向时报索要有关杰森 杰森 有资深传媒研究人员认为,不是杰森这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扼杀《纽约时报》,而是商业市场在扼杀时报。在杰森事件出现之前,《纽约时报》的发行量已下跌了5%。发行量催赶着管理层,管理层催赶着编辑,编辑催赶着记者,“多产” 和“挖新闻”像两把鞭子让记者像陀螺似地永不疲倦 以杰森为例,自他被升至采写全国新闻记者,7个月里,他写了73篇稿件(其中36篇是杜撰的),平均下来,每三天一篇,这中间还包括他自称的全美各地的旅行。其工作量之大,是任何一个27岁的年轻人所不能承受的。这种做法,只可能导致大量的“垃圾新闻”被制造 商业利益拷问媒体公信力 杰森事件不仅仅使《纽约时报》,也使全美国的传媒都因此大大地丢了面子。美国的传媒素以“第四权力”自称,历史上,传媒也确实起到了监督政府的作用。当年两个年轻的《华盛顿邮报》记者挖根刨藤,掘出了“水门事件”,让一届政府寿终正寝;就在美国攻打伊拉克前不久,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抵制来自白宫的压力,播出了王牌记者丹 尽管美国的传媒多为资本财团所拥有,其向商业化躬身作揖的姿态历来招致非议,但传媒努力维持其独立性和公正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策略与实践研究.docx VIP
- 投标服务承诺书(20篇).docx VIP
- 七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 Starter~Unit 1】(上海专用).docx VIP
- 李白按年龄顺序写的诗.docx VIP
- 2025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 高频精选:京东快递员ai面试题及答案.doc VIP
- 高频精选:京东快递员ai面试题及答案大全.doc VIP
- 吉林省中药软片炮制规范.pptx VIP
- 名著阅读《湘行散记》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9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