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果 在加拿大做公共知识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丁果 在加拿大做公共知识人

丁果 在加拿大做公共知识人他是加拿大主流电视频道的节目主持人、多家中文媒体专栏作家、华界意见领袖,在加拿大,尤其是温哥华几十万华人社区中,你可以不知道总理,但一定要知道丁果 丁果先生是很有趣的人 在饭局上,友人开玩笑,“丁果啊,你在大陆出本书,名字就叫《从赖昌星到达赖喇嘛》,肯定好卖。” 他用略带点上海口音又夹杂着英语单词的普通话接下话题,描述采访达赖的场景。其实他对达赖搞藏独很不满:“他用西方最主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政治理解,搞得自己很崇高,也容易被西方接受。”他去采访赖昌星,是少数不被列入“门客记者”的人。他始终支持将赖遣返中国,但赖昌星依然习惯性地恭维他,因为丁果在加拿大华界有很高影响力,而这正是赖所需要的 他是加拿大主流电视频道的节目主持人、多家中文媒体专栏作家、华界意见领袖,在加拿大,尤其是温哥华几十万华人社区中,你可以不知道总理,但一定要知道丁果 丁果希望自己做一个公共知识人,对海外华人来说,“多一个商人、教授并不重要,但多一个公共知识人,意义就不同了。” 把对民族性的反思引入华界 金庸先生去温哥华的《明报》(加西版)视察时,拉住他说:“丁果啊,你给我们写了这么多年的文章,这个名字到底是真名还是笔名呢?” 丁果是上海师大历史系77级学生,第一外语是日语。1984年,他拿到联合国的奖学金赴日留学,在东洋文库做研究员――前任是作家张承志。随后他进入立教大学学国际政治,导师是台湾籍的著名学者戴国辉教授(李登辉的顾问,后与李决裂),专攻台湾和日本政治研究 因受戴国辉影响,他成了第一个在海外研究“228事件”的华人学者 中国新闻社的一位高层曾经半开玩笑地说:“现在研究台湾问题有3种方法:一种是本土研究,一种是欧美角度出发,再一个是日本角度,你3种都占全了。” 1990年,因为夫人的关系,丁果移居加拿大温哥华,开始了新一段求学之旅。他长期在《明报》(加西版)工作,又研究台湾问题,还是大陆出身,被称作打通两岸三地的评论者。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读维真学院时,他又系统地学习了基督教,对西方文明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海外做华文媒体的困难是大陆新闻人无法想象的 温哥华华人移民大体分为3部分:人数最多的是香港移民,其次则是台湾移民和大陆移民。大家的政治立场可谓五花八门。丁果曾带领西人(他的常用语,意指加拿大的白人)去逛唐人街,指着一百多块宗亲会的牌子,向人家解释为什么华人族群会如此不容易凝聚 选议员时,华人选民很难把票投给不同籍贯的华人候选人,而占10%人口的华人族群在政治议题上的声音从来很弱 丁果决定利用媒体发声 温哥华是个安静的城市,动态新闻并不多。他把文化作为突破口――他是第一个采访张纯如的华人记者,到加拿大访问的华人学者他一一访问:李慎之、汤一介、袁伟时…… 他认为这里适合做深度的文化报道,因为这能赢取持不同立场的华人的最大公约数。他选择了一些小事情作为突破点:温哥华的海滩,各种贝类比比皆是,华人社群捡取贝类不分大小和公母,捡到篮里就是菜;在酒店大声喧哗;在超市买蔬菜,喜欢剥了又剥…… 文化冲突往往就体现在细节上,丁果试图把对民族性的反思引入华界,结果遭到强烈的反弹,很多华界代表甚至表示要拒订《明报》 他对上司说,如果香港总部怪罪下来,我辞职。随后他选择接受英文媒体采访。英文媒体发表采访之后,争议才慢慢平息 他对华人族群的特性有过一些有趣的评述:首先,华人总摆脱不了唐人街情结,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都能找到唐人街。即便新移民生活在高尚社区,自卑与自大结合的情绪始终没有消除 这种不开放心态就导致华人在北美普遍带有一种地产商的形象――在一个社区,华人不关心环保等公共议题,很少考虑自己的加入会给社区带来多元化的效应,而是拼命考虑房子升值多少,然后卖掉离开,和地产商没有什么区别 华人的不融合姿态很容易带来“大法官心态”:对中国处处不满意,同时抱怨本地政府,认为他们欺负了自己。其实,两头不着落,成了怨妇 相比之下,印度族群尽管经济实力没有华界强大,但他们掌握了西方的游戏规则。同样是在选举中,他们占据了很大先机,为本民族的利益争取了资源 意见领袖的身份使得丁果在华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他并不想投身公职选举。他习惯媒体的自由生活,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育华人投身公共事务的热情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考察北美时,感慨华人总是一盘散沙。同样的感慨丁果也有,温哥华的华人黑帮都只是把手伸向自己的同胞 海外华人没有“孙中山” 留日多年的丁果很担心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会和日本越来越相近,用他的话说,就是四肢发达,但没有脸。四肢发达让人心生畏惧,没有脸也让人因摸不清状况而恐慌 有段时间有消息说中国政府要斥资几百亿打造对外宣传的形象工程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