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矿工摄影师的国际化之路.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矿工摄影师的国际化之路

一个矿工摄影师的国际化之路从山东的巷道到北京再到法国,幸运的宋朝,用尽全身力气,抓住了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 和宋朝约好在北京电影学院门口见面,到晚上7点钟,他才匆忙走进学校。笑嘻嘻的,单肩背了一个超级大的摄影包 他伸出手来握手。是这人了。年纪不大,戴眼镜,个头偏矮小,白面孔,是最普通不过的学生模样。他正忙着为《纽约时报周刊》拍摄一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照片。很难想象,几年前这个年轻人是个地道的矿工:凌晨4点,他要坐罐笼车深入地下500米,在山东某个煤矿里,他和工友吭哧吭哧地挖着坑道,一直到中午12点钟才能结束 “我想去北京混” 我是1979年生人。家乡在鲁西南。我叔中专毕业到我们山东兖矿集团鲍店煤矿子弟学校里当美术老师,就把我和我哥都接到身边读书 初中毕业了,我考了兖矿技校,毕业了可以在矿上工作,还是正式工。我在学校里学的是综掘,综合机械化掘进,挖巷道,毕业后我就下井了,一直在矿上干到XX年。每个月能拿两三千块钱。待遇挺好的 XX年,《中国青年》的摄影记者黑明到兖矿集团采访,跟随着煤矿的陪同人员,坐着罐笼车深入地下,一个随行检测瓦斯浓度的年轻矿工显然被黑明的相机吸引住了 “这是徕卡相机吗?”年轻人指着黑明胸前两台徕卡M6相机问道。地底下一片漆黑,充满了煤尘,这个年轻人的问题让黑明感到惊讶。他着实没有想到,在500米深的煤矿坑道里,也能遇上摄影爱好者――然而,这个摄影爱好者不仅了解他的相机,弄清黑明的身份后,他甚至准确地说出了黑明的代表作品,并且兴奋地打电话给自己在另一个煤矿工作的弟弟,让他来请教“北京来的老师” 瓦斯检测员的弟弟就是宋朝,后者闻讯赶到兄弟的煤矿。一开始他就显示出了强烈的学习愿望。在随后几天中,他一直陪同黑明采访,给他帮忙。黑明即将离开煤矿回北京的时候,他和盘托出自己的愿望 宋朝已经在鲍店煤矿待了4年,仍然充满了年轻人的骚动情绪,想到要在这里一直待下去,就忍不住郁郁不欢。他承认自己并不安分――否则,他应该像很多同龄人一样,考虑房子或者婚事一类更现实的情形,然而,他满脑子想的是怎么才能换一种活法。愿望如此强烈――否则宋朝也许不会这么大胆地向几乎陌生的黑明吐露心声。实际上他是一个相当羞涩的人。即使后来小有名气,接着考进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摄影(两年后又考上研究生),他总的来说仍然不善言谈,讲到人生规划时,尤其含糊其辞。但显而易见,年轻的矿工在他迄今关键的时刻,用最直接明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喜欢摄影”,宋朝对黑明说,“我想去北京混。” 黑明要求看看宋朝的作品。这个要求让宋朝傻了眼。他没有。他一心希望闯荡北京,改变每天凌晨4点下井、中午12点重回地面的刻板生活,然而却无所凭借。摄影是一根救命稻草――但他对这根救命稻草的了解,却仅限于朋友结婚或者过生日的场合,用傻瓜相机拍摄的以资纪念的若干留影 和他的叔叔相比,XX年的宋朝甚至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摄影爱好者 摄影爱好者的作为 真正的爱好者常常会做出一些了不得的事情。1990年代初,每逢学校放假,鲍店煤矿子弟学校的宋老师就把两个年幼的侄子留在学校里,自己出发到全国各地采风。两个孩子只好自己照顾自己。叔父对摄影的热爱给两个孩子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宋老师的旅行不像那些有钱而且有闲的摄影爱好者那样轻松,为了省钱,他为旅途准备的食物常常是一大包煎饼。宋老师寒酸的行囊和与寒酸对应的热情,在今天大概会惹来嘲笑,15年前这样的游历却是一种壮举 宋老师几乎是15年前我们身边常见的一类摄影爱好者的缩影。尽管摄影作为一种爱好相对昂贵,而且许多专家认为他们大多缺乏必要的视觉艺术的素养和训练,但摄影在中国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业余摄影师将走乡串县的创作活动命名为“采风”:这个词在中国语言中有特殊的意义,古代专指政府机构采集民歌的活动,1949年之后用来指“艺术工作者”以游历的方式体验生活和了解现实――总带有一点较高阶层深入民间的味道。摄影师胸前挂着的照相机是稀罕的物件;他们的采风因此看似有几分浪漫情调。宋老师从远方归来之后,就发动两个侄子为自己打下手,配制显影液、定影液一干药水,在自家的小暗房里冲印胶卷 来自遥远外地的风光和人物并不仅仅到宋老师的暗房为止。在煤矿正月十五举行的灯会上,它们被宋老师展览出来。观看者的赞赏大大增进了宋老师在煤矿上的声名和口碑。这种高昂的劲头不是每个爱好者都有的,宋老师这“一股劲”,自然是一个家族性的伏笔。他对爱好的严肃态度至今还鼓舞着宋朝。“北京来的黑明老师”走了,22岁的宋朝在天赐良机的刺激下,投入了兴奋的创作,用一台老旧的俄国产相机拍摄了一堆胶卷后,他自己冲印成照片,忐忑地坐上前往北京的火车,将有生以来的第一组作品送给黑明过目。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经历。黑明不得不告诉宋朝,无论构图还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