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表达准确概要1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教学目标】1.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准确、鲜明、生动”的方法。 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教学重点】理解“准确、鲜明、生动”的内容与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方法【教学设想】讲解二课时,训练二课时【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考点概述】 2009年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规定:“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E”。这一考点是在去年“简明、连贯、得体”的基础上新增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适应了新课标的要求和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 “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本考点一般出现在概括、修改病句、拟制广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托拒绝以及致辞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 “生动”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使表达具体形象可感。生动的考查在简明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与扩展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均有体现。 【抢滩攻略】 一、怎样才能使语言准确 1.符合特定的情境。 2.符合事理及对象。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 3.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口语、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转述的重点的转化,还要注意转述时间、地点、对象等具体情况。 4.准确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 例如:(2008年安徽卷)“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请阅读下列语段,将言外之意写在横线上。 【解析】“言外之意”,即说话人字面表达之外的意思。“醉翁之意不在酒”,揣摩说话人的言外之意,一要注意结合具体情境,准确分析说话人所说话的内容(根据语境可以推出:不知名的画家之所以卖不掉画,是因为在画上花费的时间太少,只有用心下苦功去画,画才会获得人们的认可);二要注重说话人的身份、心情等。 【示例】 二、怎样才能使语言鲜明 1.精确选用词语。在选用词语方面,尤其要注意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用,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态度。还要注意感情色彩词语的选用。在表达时,自己不同的态度与感情,可以通过选择词义的褒贬来实现。感情色彩鲜明的褒贬义词语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也可以具有强烈的效果,增加语言表达的鲜明特点。表达时如果能做到色彩鲜明,则可以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特征。因为颜色可以给人以最快的刺激,也是最富有感情的外在形象。 2.恰当选用句式。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句式的变换,一定的句式表露一定的感情,句式变了,句意也会产生新的变化。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观点的表明更加鲜明而强烈。还要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另外,如能恰当地使用反问、排比、对偶,也能增强语言的鲜明感。 【解析】考生要选用“赞成者”和“质疑者”的立场来陈述自己的看法,并且有句式的要求(这也是此类表达的常规),相互“交流”的意图很明显。从答题来说,赞成的理由一般是节省时间、保障安全、增进亲情等。质疑者应针对赞成者的理由进行反驳,观点鲜明,语言准确,并且言之成理;否则,难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这道题把话题内容和辩论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考生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和变换,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和作用,显得自然无痕,极具新意。 【示例】赞成者说:由家长接送,既可节省孩子的学习时间,又能增进两代人的感情(或: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质疑者说:难道孩子不需要适当放松吗?(难道孩子们学得还不够吗?)这怎么不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呢?(难道家长能保障孩子一辈子吗?) ?三、怎样才能使语言生动 1.恰当选用词语。(1)使用表现力强的词语。使用的词语具有生动传神的表现力,把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火墙功能测试表.pdf VIP
- 2025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docx
-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解读(必威体育精装版版)PPT课件.pptx VIP
-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docx VIP
- 小巨人机床配置气源要求.pdf VIP
- 高考高中古诗词鉴赏之十三种描写手法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 VIP
- 小巨人机床配置油品要求.pdf VIP
- 2023年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