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娟_晶体病
晶状体病 (Lens Disease)
第一节 概述
一、正常晶状体的解剖及生理
位置: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
特点:透明体、无血管的双凸透镜;
固定:360°通过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
晶状体囊
结构: 晶状体纤维(晶状体上皮、晶状体皮质、晶状体核)
晶状体悬韧带
营养来源:房水、玻璃体;
屈光:20D的凸透镜;
生理: 调节:视远物和近物时,屈光力改变;
吸收紫外线,保护视网膜;
二、晶状体病分类
晶状体病
第二节 白内障(Cataract)
一、白内障的定义
定义: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
有临床意义的白内障(WHO定义):晶状体混浊且矫正视力低于0.5;
全球第一位致盲眼病;
二、白内障的分类
按病因:先天性、老年性、并发性、代谢性、外伤性、药物及中毒性、后发性;
按发病年龄:先天性、后天获得性;
按晶状体混浊部位:皮质性、核性及囊下性;
按晶状体混浊形态:点状、冠状、板层状;
按晶体混浊程度:未熟期、肿胀期、成熟期、过熟期;
三、临床表现
(1)(2)对比敏感度下降(3)(4)单眼复视或多视(5)畏光和眩光(6)色觉敏感下降(7)视野缺损 (Senile cataract)
分类
根据晶状体混浊部位分为皮质性、核性及后囊下型。
皮质性白内障
按病变发展分为4期:初发期(incipient stage)、膨胀期(intumescent stage)、成熟期 (mature stage)及过熟期 (hypermature stage)。
1. 初发期(incipient stage)
裂隙灯: 空泡和水隙形成轮辐轮辐状混浊
前房正常、发展缓慢、一般不影响视力。
2. 膨胀期 (intumescent stage)
裂隙灯:混浊加重 虹膜投影
前房变浅、视力明显下降。
(思考:前房变浅会产生什么影响?)
成熟期 (mature stage)
裂隙灯:完全混浊呈乳白色
前房正常、视力降至手动、光感。
4. 过熟期 (hypermature stage)
囊膜皱缩、钙化点、纤维分解液化、核下沉(Morgagnian白内障)
前房加深、虹膜震颤。
过熟期并发症:葡萄膜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晶状体脱位。
(思考:过熟期与膨胀期白内障所致的青光眼有何不同?)
三、核性白内障((Nuclear cataract)
发病年龄早,进展缓慢;
裂隙灯:核透明性下降,色变深;
彻照法:红色反光中央盘状暗影,周边看清眼底;
其他:近视、单眼复视;
四、后囊下性白内障 (Posterior subcapsular cataract)
位于视轴;早期明显视力下降;
裂隙灯:后囊膜下浅层皮质混浊、锅巴状
五、诊断
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70岁以上,100%患病率;应在散大瞳孔后,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晶状体。根据晶状体混浊的形态和视力情况可做出明确诊断。
Congenital Cataract)
出生前后存在、出生后逐渐形成、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的白内障
病因:遗传(1/3)、环境因素(母亲怀孕期宫内病毒感染、药物、放射线、代谢性疾病)、原因不明者。
临床表现:
1.绕核性白内障
儿童最常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晶体核周围层间混浊;双眼发病;静止;视力明显减退。
2.核性白内障
常染色体遗传;双眼发病;视力:瞳孔小时障碍明显,瞳孔散大则视力提高。
3.全白内障
常染色体及性染色体遗传;出生时发生、1岁内全部混浊;明显视力障碍。
4.前极白内障
前囊膜中央;双眼发病;静止;范围小时视力影响不大。
5.后极白内障
后囊膜中央;双眼发病;多数静止,少数进行;视力有影响。
6.冠状白内障
遗传;双眼发病;静止;很少影响视力。
7.点状白内障
双眼发病;静止;不影响视力。
8.膜性白内障
晶状体纤维退行性变、前后囊膜接触机化;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损害严重。
9.其他
诊断:
临床检查:晶状体混浊部位、形态;
实验室检查:染色体、代谢病相关指标。
外伤性白内障(Traumatic Cataract)
眼球钝挫伤、穿通伤、电击性、辐射性引起的晶状体混浊
1.钝挫伤
晶状体前表面“Vossius”环;
板层或全部混浊;
囊膜可破裂;
并发症:晶体脱位、前房出血、继发青光眼;
2.穿通伤
晶状体囊膜破裂所致。
破口小、浅:局部混浊
破口大:全混浊、皮质溢出
3.辐射与电击伤
晶状体前囊及前囊下混浊
可发展全白内障
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长期应用或接触对晶状体有毒性的药物或化学品而引起晶状体混浊。
1.糖皮质激素
用药剂量和时间与发病相关
后囊膜下混浊→大部分皮质
少数人停药后可逆转
2.氯丙嗪
晶状体表面细点状混浊
中央部盘状或花瓣状混浊
并发性白内障(Complicated Cataract)
眼部炎症或退行性变,使晶状体营养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台北市第三十八届中小学科学展览会-台北市立内湖高工.DOC
- 台南市政府就业资讯(必威体育精装版职缺1060503~1060509)-职涯发展组.PDF
- 台州市立医院零星维修工程招标文件.DOC
- 台北站基本资讯板桥站基本资讯台北捷运资讯-台湾高铁.PDF
- 台北医学大学会计室简介-欢迎光临台北医学大学会计室.PPT
- 台湾农产业建构行动商务快速回应模式之研究-商业自动化中心.DOC
- 台湾便利店不同商圈的商品组合范例.PPT
- 台湾发展DDF 车辆之方向(下) 从供应面来谈 - 台湾综合研究院.PDF
- 台湾医学图书馆人力,资源与服务之特色-台北医学大学图书馆.PPT
- 台州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淹没风险分析-海洋预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