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痴张善子与他的《十二金钗图》.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虎痴张善子与他的《十二金钗图》 兰大英语家教 / dlong   张善子(1882年5月27日-1940年10月20日), 原名正兰,单名泽,字善孖,或善子,号虎痴,别署虎公。其工诗、善文、精鉴定,山水、人物、花鸟画无所不能,尤精于虎,以“虎痴”著称中外艺坛,行谊天下。   张善子“作缋有年,所酷好者,尤在画虎”,故在1921年,谢运宪为其所作小传时便称之为“张老虎”。至于别署“虎痴”,源于其师曾熙。1924年,在为张善子作小传时,曾熙便有善子“好画虎,髯(曾熙自称)因称之曰:虎痴”的表述。   张善子堪称中国绘画史上将虎的物态、情态、理态表现最充分和最深刻的大师。曾熙在题其《啸满天地》中言:“此幅神姿英发,能使百兽慓慓,真奇观也” ,并在《与弟子张善子论书之问答》中感慨:“善子弟善画虎画佛,既通西法,又求宋元以来诸大家参证之,自当卓然成家。”林语堂评价说:“他画的老虎,凡一肌、一脊、一肩、一爪,无不精力磅礴,精纯逼真。” 傅增湘言:“今善子独以画虎名,循流溯源。”杨云史诗赞:“画虎先从养虎看,张髯意态托毫端。”谢玉岑诗叹: “善子虎痴工画虎”、“画虎如闻叱咤声。”于右任诗云:“虎痴妙艺久知闻,掩卷遐思日已嘻。身后丹青谁可匹,且从注脚识山君。”   张善子画虎用大笔挥洒,注重以气势取胜;而细致工巧处,却注重将虎的皮、肉、骨描绘逼肖,甚至入木三分。他笔下的虎构思超逸,布局惊骇,设色精纯,气势汪洋恣肆、纵横捭阖,有万千气象,涌动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其虎的表现,或庄谐并举,或传虎之母子深情,或表虎震慑群兽之威风,或抒虎长啸山林之意气,或显山兽君王之风采,或善谑讥讽事态之百相,从其特质、特征中,赋予它种种寓意和象征。故其价值判断总是褒扬与鞭笞、歌颂与痛斥、刚烈与柔情、猛与仁并用,厉与和相亲,使现实与艺术水乳相融,构成哲学意义上的二律背反。但在具体表现上,却又常常是出其不意、异想天开、天马行空,令人叹为观止或冲天一笑,感到一种不可多得的冷幽默。其代表作《十二金钗图》,更是构思新颖奇特,反其意而用之,或讽喻当时各路军阀混战,或讽谑当时的苛政,或戏谑世间的人兽不分,构成了其作品鲜明的思想性及哲学思辨意义,不乏社会意识,具有警世现实的意义。   张善子的《十二金钗图》之所以自出机杼,独树一帜,是因为他以金钗与虎的互为注脚,十分注重象征及讽谑意义,即抒写愤懑、针砭时弊,勾勒不同时期心境的纠结,构成了特别的价值判断,即内心的揭示与对现实的批判。   展读中国画史,画虎虽是中国画花鸟走兽科中的重要题材之一(特别是现代),但古代画虎者寥寥(因谈虎色变,画家无法写生虎之故),屈指可数的画工无外乎李渐善、卢楞迦、赵貌龊、包鼎、赵汝殷、丁云图,以至于画迹寥若晨星。故对虎的表现,张善子对于古人而言实在是说不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更多的只能去师“虎儿”(张善子曾分别在成都、苏州养虎,时间相继长达约8年)、师书本(1905年,张善子从日本归国时,曾带回日本出版《东洋花鸟写真集·虎》。虽然该集所摄影的仅有一只虎,但其多种形态和神态却是张善子当时绘虎的重要参考蓝本)、师心(对虎与所讽谑对象的相关联系和充满神奇的想象,甚至对描绘客体的变异而赋予一种崭新的象征)。事实上,以文人笔墨去描绘虎,唐宋元明清一路走来,几乎无传统可继承和借鉴,更无画迹摹本可仿临。由此可以说,张善子的《十二金钗图》表现的起点非同寻常,不仅导致画虎之艺成“中兴”之势,体现其画虎的集大成;而且体现了他对时局、政治的特别关注及非同凡响的人生阅历的积极反思与对现实的批判。所谓集大成,是张善子画虎凸显了“意”,即在中国画虎史上第一个将拟人修辞方法和哲学的二律背反原则具体运用到对虎这个客体的表现上,不仅体现了其创造性的登峰造极,而且对后世具有较为广泛的启迪意义。其拟人(物)化,即将虎比拟《西厢记》中的金钗(或金钗比拟虎),虽然不乏图解或图示的暗示(试设想:如果《西厢记》作者元人王实甫的时光倒流,那一定很有趣,相信他一定会自愧不如而重新构思《西厢记》),但其二律背反(即将虎的威猛与金钗的阴柔有机对接),却形成两极鲜明反差的审美(包括审丑),从而具有艺术哲学意义——美学意义。还需要肯定的是,满腹经纶在张善子的作品中主事,即他对所画虎题识的引经据典和以史鉴今,非一般学人和画家所能及。他那投枪掷匕的胆识和竭尽热嘲冷讽的春秋笔法,独创一格,一路走来,几可与文学的鲁迅比肩而立。   《十二金钗图》既是张善子画虎的代表作之一,亦是其得意作品之一。故他乐不知疲地创作了迄今可数的五套画本,而且时间跨度长达17年(1918-1935)。其中,从曾熙的题跋推断,至1930年曾熙在上海去世之前,张善子至少创作有四套《十二金钗图》画本。   第一套画本,其创作源自1918年“秋应(上海)健社同人以制画谱事谕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