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名释义 - uschoolnet.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穴名释义 - uschoolnet

前言 這本《針灸穴名解》是我室主任高式國副研究員的近著。高老已年過八旬,每日仍手不釋筆。這種勤奮治學的精神,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高老在撰寫《內經補正》之餘,又抽暇寫了這本《針灸穴名解》,全書共解穴名三百四十一個,約八萬言。著者以其淵博的學識和獨特的見解,揣古人之心,度先賢之意,從穴位命名的意義、作用,對十四經穴名作了詳細的解釋,從而可使人們較透徹地理解各穴的內在含意。 近些年來,國際上對腧穴的命名眾說紛紜,個別國家的某些針灸專業人員主張「腧穴代號化」,甚至認為保存發明國家的原來命名沒有意義。關於十四經穴名標準化方案,我國主張穴名用漢語拼音為主,代號為輔(附列於拼音之後)。針灸學發源於中國,是一門科學,自然應當有它自身的術語,而穴位名稱是針灸學術語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以中文命名腧穴,是符合用發明者所定的科學名詞術語作為通用的科學名詞術語這一國際貫例的。 現在,各國針灸研究者很注意研究中國古代針灸文獻。如果只用代號,不用漢語拼音標注穴名,那麼在翻譯《內經》和《針灸甲乙經》時,就難以貼切無誤地反映出這些典籍的內容。中國的古代針灸文獻相當豐富,應將這些珍品在國際針壇上廣泛傳播。尤其除了十四經穴名外,幾百個不可忽視的經外奇穴則無法使用代號表示與傳播。我國北京、上海和南京三地舉辦的國際針灸班,在教學中一向使用漢語拼音,二十多年的實踐表明,它是容易被外國醫生認讀、書寫、記憶和掌握的。為此,讀了本書之後,會使讀者進一步瞭解在國際上使用漢語拼音,保留傳統腧穴名稱,是有多方面意義的。 當然,著者是根據他自己的學術見解寫成的。由於各人理解的不同,解釋時也必然有不同之處,作為一家之言,進行某些爭鳴,也是必要的。總之,我們認為高老這項工作是很有價值的,在祝賀高老著作問世的同時,我願意向讀者推薦本書。 黑龍江省祖國醫藥研究所針灸經絡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張縉 經筋及經絡 穴位繫於經絡,經絡出自經筋。經筋猶山脈,經絡猶河川,穴位則沿河兩岸之城鎮耳。故欲言穴位,先言經絡,欲言經絡,先言經筋。人體則猶不規律之地球也。 人對經穴之認識,當由養生靜坐體會經絡動靜之妙,有所心得,而志其位置,又復察其流注斂散,而知其性能。其中妙義,俱由自覺而知。其命名也,或因其在處,或取其事功,或喻之以物象,等等不一。用二三字義,標明其體用性能,而定其名稱,此非信口偶然者也。若云必表而出之,雖聖人有所不能。 人體機構,極屬唯物。經筋確有形質可考,在《靈樞經》中早有記載,近代醫書生理解剖言之更詳。經絡雖無形質可見,而確有實在作用,即老子所云:「元之以為用」也。 按:當時老子以目之所見者為有,其所不見者為無,尚不知大氣中更有好多元素。 余竊度之,經絡產自經筋,由兩條經筋夾成一條經絡,猶兩山夾成一谷,兩岸夾成一川也。在解剖上只能提出經筋,而兩條經筋夾隙間之經絡,則提之不出。譬如房屋牆壁有裂縫,外可入風,內可通氣,內外交通,作用顯然,人盡知之,人盡見之。若將此房拆毀,則磚石若干,土木若干,俱有形質可考,而在未拆房以前,有目共睹之牆縫則解剖不出。經絡之於人身,即猶是也。不見針灸醫療,循經取穴,均在兩筋夾隙中間乎。 問:「刺之有痛有麻,感覺不同者何也?」曰:「此猶蓋房時先設鐵筋木板為之結構,刺中鐵筋則金聲,刺中木板則木聲,刺中土坯則無聲也。」故曰:「欲知經絡先識經筋。」從來一般中醫急於救療,故研究經絡者多,講求經筋者少,致使針灸學者,對於經絡學說信其當然,而不究其所以然也。 余又常觀生理學胚胎初形,形如圓珠,逐漸成長,狀如蝌蚪,即頭部與脊柱先成形也。因思經絡十四,應以頭背為始。又考針灸學術,我國開創最早,相沿多年,均以手太陰為諸經之首,近又有擬以手少陰為諸經之首者,余均以為未洽。故逞主觀淺見,擬以督脈為首經,任脈次之。猶先定乾、坤兩卦,為大體陰陽,其他太、少、明、厥之六經,則猶震、巽、坎、離、艮、兌六子卦也。此等學說,《醫易通論》言之最詳,玆不贅述。 督脈 人身經脈十四,要以任、督兩脈為主。督脈屬陽,行人身腰背,任脈屬陰,行人身胸腹,各統其兩旁陰陽經絡營衛而作循行也。又以督脈在人背部正中,故古人曰:「督者,中也。」二脈居中而立,如衣之背幅有騎縫也。如行軍,以元帥為主,督理全軍總部,故元帥又名都督。《奇經考》云:「督脈為陽脈之總綱。」故余以督脈為十四經之首,而以長強穴為全身諸穴之首。 長強 循環無端之謂長,健行不息之謂強。養生家調運任督,以意導氣,起自尾閭,循脊骨,上百會,下齦交,銜接任脈,下頤循胸,至臍腹以抵會陰,復合於督脈。由本穴循背上行,再作由旬,即莊子所謂「緣督以為經」也。如此升降輪迴,循環不息,無盡無休,故名「長強」。 不然,行程萬里,終有盡時,力舉千鈞,終有倦時,總歸有限,何長強之有?由此觀之,古人之於人身穴位,命名取意,豈信口偶然者哉!願我同道,俛體古人創名深意,加以審思,行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