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开展课堂研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如何开展课堂研究

行动研究的过程完整吗? 数据收集的方式是否切合研究问题,是否提供了足够有用的信息? 对于我来说,这次行动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什么是研究过程中的亮点?什么是最大的困难或挑战?什么是最重要的教训和过程中的转折点? ...... 什么是我 的行动的后果(结果)? (self)对于我自己,和我的价值观,我了解了什么?我对于我作为个体了解了什么,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了解了什么?我是否在任何方面有所成长?我是否对原有的信念更加坚定?我是否改变了我们的地位?为了未来的行动研究,我学到了什么东西? (the other)对于我的学生/我的环境(情境)/我的教学/行动研究,我知道了什么?我有什么力量去影响我的环境?什么是构成我教学情境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因素? 行动研究阶段 案例中原文表述 第一阶段行动研究 效果:“事实证明,这些微笑的赞许确实奏响了他们学好英语的序曲”。 第二阶段行动研究 效果: 第三阶段行动研究 效果: 第四阶段行动研究 效果: 行动研究效果及反思 效果: 同事一起讨论 评课,研讨课 写教学博客或者微博 写教学日志 写教学故事 …… 反思更有主动性和质疑性。 反思是动态的,循环的。 反思注重实践性。 反思更加具有开放性。 反思有合作性。 反思是inquiry,是反思者和理论的对话过程。 …… Knowing that such a great educator and many other great teachers have been experiencing the same agony and fear as I do, and realizing that all these simply comes from the very deep and genuine love we have for our children and for this career, makes the whole journey less painful but more enjoyable and hopeful. -- Thoughts on reading The Courage to Teach 案例11 案例12 我认为我把重点词汇和表达法都教完了,我就已经完成了教学目标。 可是我发现学生并不能很好的使用我所教的词汇和表达法。 而且,课堂上总是我在讲,带着读,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而我并不知道学生是否在听。 Reflection-in-action 我感觉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总是很安静,回答问题也是被动的 于是我和其他学科的老师交流学生的情况,他们告诉我学生在他们的课上也是一样被动。 所以我认为我的学生就是这种风格。 可是,有一天,我无意发现我的学生在外教的课上特别活跃, 尽管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不高,但还是都争着表达自己,抢着回答老师的问题。不管怎么样,他们在努力参与。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其实我的学生是很活跃的,只是因为我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Reflection-on-action 以往我的研究都是从解决学生表现出来的普遍问题入手,研究得很辛苦,学生又不配合。经常研究不下去。我对学生也很少有深入理解,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行动研究促使我学会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入手,思维与决策有科学依据,不是仅凭经验,同时也是我不断看到希望和努力的成果。正如Arhar(2002)所述:“行动研究是一种可以形成原理和理论的应用研究,同时它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它是专业发展的一种形式。这样一来,知识,实践和发展就不再是分离的了。” 一年多的行动研究是我感到词汇教学的确是教学的重点,但并非不可克服。教师应该…… 掌握多种教学方法。 技术层面 情境层面 教育价值层面 Retheorizing Zeichner Liston (1987) 技术层面 (technical) 情境层面 (Situ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教育价值层面 (moral and ethical) Griffiths and Tann (1992: 78-79); Schon (1983) Reflection-in-action Rapid reaction/Repair Reflection-on-action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