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13页.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雨巷---13页

戴望舒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7年写作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时代背景 《雨巷》发表在1928年的《小说月报》上。 1926年,作者在上海震旦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积极宣传革命,散发张贴传单,鼓动工人罢工,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和侵略。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革命者进行大肆屠杀与追捕。诗人戴望舒也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追缉而被捕。从监狱中放出来后隐居杭州、松江避难。 在当时血雨腥风的年代里,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转入低潮。戴望舒和当时的一部分知识青年一样感受到了大革命失败后理想幻灭的痛苦,心头极度忧郁和苦闷。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他写了这首诗。 品味诗歌 一、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找意象。 意象:诗歌中作者寄托情感的人物或事物形象。 本诗中有哪些意象? 1、丁香(古人常以丁香结喻愁心) 2、姑娘 3、雨巷 4、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和朦胧) 5、我 6、颓圮的篱墙 本诗中的主要意象 1、雨巷 2、我(独行者) 3、姑娘 提问: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点?它们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本诗的情感 忧愁、感伤、寂寥,追求而又迷茫等。 《雨巷》创作时诗人的人生经历 1、性格的忧郁(曾患天花,脸上留有疤痕。常被取笑,性格敏感沉郁。) 2、时代的忧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作者因革命理想幻灭而迷茫、痛苦。) 3、爱情的忧郁(匿居松江期间,爱上一个姑娘,因自卑而爱情失败。) 本诗主旨探讨 1、政治诗 雨巷:象征当时黑暗的社会。 我(独行者):象征在革命中受到挫折的人。 姑娘:象征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2、爱情诗 写诗人一次如真似幻的一次美丽邂逅,表达作者对爱情的不懈追求及追求过程中产生的孤独、痛苦、迷茫等情绪。 3、哲理诗 丁香般的姑娘喻作者追求的理想。本诗主要写作者把握不住理想又不甘心放弃理想的种种复杂情绪。 体会诗的音乐美 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1、音韵和谐(押韵) 2、重章叠唱(重叠、反复)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