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范例-成功大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范例-成功大学

研發快訊投稿欄位需求表(中文範例) 欄位名稱 內容 備註 投稿者 姓名 崔祥辰 所屬院系 理學院 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E-mail hcchui@.tw 投稿者 照片 或提供照片網址 標題 金奈米粒子對的電漿共振 林幸瑩1,2、黃貞翰1、崔祥辰1,*、藍永強1、張志涵2 所屬單位 1國立成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2國立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 本文稿刊登文獻 Optics Express, Vol. 18, No. 1, 165-172 (2010) /oe/fulltext.cfm?uri=oe-18-1-165id=194222 關鍵字 近場光學顯微鏡,表面電漿子,表面增強拉曼散射 逗點分隔 論文內容 (請勿直接複製原論文;以不同領域人士能了解之重點內容、重要性與貢獻方式撰寫;字數請以300字為限。若內含圖表註釋也請提供中、英文版本。論文內容及投稿者照片,可另行提供DOC檔及圖檔) 我們研究金奈米粒子對的電漿共振的近場光學的行為。我們直接觀察到兩個球之間的局部電磁場分佈,與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和奈米粒子對的間距的關係。使用一個光纖探針收光模式的近場掃描光學顯微鏡。定性近場觀察及定量分析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的局部熱點問題。 進一步瞭解表面增強拉曼散射過程的局部光增強作用效應,以及其電漿共振奈米光學耦合是一個根本問題。金屬奈米粒子可以影響局部表面電漿共振,可以視為一個在外在光的激發下的同調電子振盪的效應[1]。當兩個或更多的電漿共振奈米粒子距離緊密時,粒子之間的局部表面將會產生額外的耦合的振盪模式在粒子之間的區域。這種近場耦合的電漿共振的振盪模式,就是所謂的熱點,相較於入射光場,將是一個很多數量級的光場增強效應[4]。我們利用近場光學顯微鏡技術,報告一系列直接觀察和分析的兩個耦合金奈米粒子的距離和偏振相關的光學增強效應。 金奈米粒子對的偏振相關的光學增強功能 若要研究偏振光對於金屬奈米粒子對的光學增強效應,將近場光學掃描顯微鏡的光纖探頭放在兩個奈米粒子之間的中央位置,並記錄一次每 15 度的偏振旋轉角度的近場光學信號。R表示奈米粒子的半徑,d是奈米粒子對的間距。圖一(a) 表示在不同間距下,測量到的光信號在 2R和 0.8R的間距之間的關係。插圖是奈米粒子的示意圖。 光信號強度的改變剛好對應cos2 函數。在間距 0.8R的曲線,最大的光強度落在角度為60°與240°,而最小強度落在角度為150°與330°。光強度隨入射偏振角而變化,可以發現所產生的光場是偏振光的極化方向相關。峰值和底部的值分別為,當偏振光的極化方向沿著奈米粒子對以及與其正交。2R曲線也類似於0.8R 的光學增強模式曲線。由於奈米粒子對的間距增加了 1.2R, 降低了誘導奈米粒子對的耦合作用。所以2R 曲線的光場強度振幅變化是遠低於 0.8R 案件。擬合的資料繪製極地的圖表,如圖一(b)所示。 圖 1 在不同偏振光激發下,金奈米粒子對的光學反應。(a) 歸一化的近場光學信號的間距d= 0.8R和d=2R,隨著入射光的極化角而改變。插圖: topographies 金納米粒子對。(b) 極座標圖的擬合曲線。 金奈米粒子對的偏振相關的光學增強功能 圖二、金奈米粒子的光場強度對中央的差距地區設有並行極化 (藍色曲線) 和正交偏振 (點紅線曲線) 激發。 圖二展示各種奈米粒子對的不同間隙距離下,所激發的近場光強度。在縱座標是相對的光信號和在橫座標是納米粒子間隙距離,而紅色線與藍色線分別代表了光的偏振方向是平行和正交。最強的光強度是當偏振光的極化方向沿著奈米粒子對,隨距離減少而強度增加。當奈米粒子對的距離超過 75 nm,其耦合作用的光強度幾乎不存在了。由於距離是足夠大,對光學系統而言,已經將奈米粒子對轉換為兩個獨立單粒子系統。其中沒有耦合作用 光增強效果,也沒有偏振相關性。 當入射光的偏振方向與奈米粒子對並行時,耦合光場強度隨著距離的減少而大幅增加。因此,局部的耦合相互作用和奈米米粒子對的電磁場分佈,同時受入射光的偏振方向與奈米粒子對的間距影響。偏振和距離相關的耦合效應可以用來設計表面電漿共振模式的空間分佈和生成熱點,對於奈米光子元件或超靈敏感測器應用,有相當助益。此外,這種結果協助我們進一步瞭解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過程中的局部熱點場分佈。 參考文獻: C. H. Huang, H. Y. Lin, H. C. Chui, Y. C. Lan, and S. W. Chu, “The phase-response effect of size-dependent optical enhancement in a single nanoparticle,” Opt. Express 16, 9580 (2008).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