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教程失业技术总结.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失业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一、失业的数据 1.失业: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 2. 充分就业 :根据凯恩斯理论,经济中消除了非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说明:发展中国家,这一数据会偏高)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我国劳动年龄范围的下限为16岁,上限为男59岁,女54岁。 失业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 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成年人中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衡量指标: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占成年人口的百分比。 2004年美国人口的分类 成年人口 (2.234亿) 劳动力 (1.474 亿) 就业者 (1.393 亿) 非劳动力 (0.76亿) 失业者 (0.081亿) 16岁以上的成年人分为: ①就业者 ②失业者 ③非劳动力 (全日制学生、家务劳动者、退休人员) 计算2004年美国的 失业率 劳动力参与率 如何衡量失业? 计算2004年美国的失业率和劳动力参工率 失业率 = 劳动力参与率 = 失业人数 ——————·100% 劳动力人数 劳动力人数 ——————·100% 成年人口数 2004年,有66%的美国成年人(男性和女性)参与了劳动市场,这些劳动市场参与者中,有5.5%的人没有工作。 0.081 = ————·100% = 5.5% 1.474 1.474 = ————·100% = 66% 2.234 案例研究:美国1950年以来男性和女性的劳动参工率 100 80 60 40 20 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2000 劳动参与率(%) Women Men 1995 2005 男性 女性 在过去的50多年中,更多的女性进入了劳动力市场, 而一些男性则离开了劳动力队伍。 87% 73% 33% 59% 劳动力市场中,成年男性与成年女性各自的劳动参工率 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 经济大危机之后,美国失业率最高达到25% 美国1960年以来的失业率 10 8 6 4 2 0 1970 1975 1960 1965 1980 1985 1990 2005 失业率 1995 2000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失业率 1982年美国失业率接近10% 70年代两次石油冲击,1973-1975;1978-1981 引起了较高的失业。 中国的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左右。2007年的目标4.6%以内。 登记失业率不高,但实际上失业率是比较高的。下岗职工没有登记,如果加上下岗职工失业率是7%,实际失业率达到11%左右。 包括民工在内的部分失业人口没有“登记”在案。 我国目前面临的就业压力: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2亿,随着城市化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有1亿左右需要转移。 ②新增劳动力,1200万人/年。 ③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下岗,需要再就业的劳动力。 2009年1月,美国人口3.05529亿人, 2008年10月,日本人口1.2776亿人 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登记失业率 年份 研究生和本、专科招生人数(万人) 增长率(%) 高校毕业生 一次性就业率(%) 1996 102.52 - 93.7 1997 106.41 3.79 97.1 1998 115.61 8.65 76.8 1999 168.9 46.09 79.9 2000 233.46 38.22 82 2001 284.8 21.99 90 2002 340.76 19.65 80 2003 409.09 20.04 70 2004 479.97 17.33 73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幅度扩招,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较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1996-2004年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数据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 历经一年半。 第二节 失业的分类 1.摩擦性失业: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因为劳动者转换工作寻找发挥自己特长和嗜好的工作需要时间) 对于家庭和个人,为过渡性的。 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 2.结构性失业: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劳动力市场失衡) 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并存。失业者缺乏就业技能,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业空缺 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性的。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