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指导和经济史教学建议技术总结.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全国Ⅰ卷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A 首先确定关键词,明确问题指向 有没有——B与材料没有关系 对不对——D结论本身就不对。因为阻碍它的是“重农抑商”政策 对不对——C是原因,不是结果 【2015年全国Ⅰ卷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A 首先确定关键词,明确问题指向 有没有——B的关税与材料金融没有关系 有没有——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此没有关系。 对不对——西欧是上升,不是下降 2014.4.3与衡水中学历史组老师合影 第一步:读----“四读法”,带着问题读材料 按顺序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 第二步:审----“四定法”,破解材料解析题 (1)审分值----分值/2确定要点数量 (2)审设问----“四定法”审设问 衡水中学的非选择题解题步骤 2015年高考,河北全省平均分50.01分,但衡水中学平均分66分 四定法 材料解析题设问部分结构组成 根据材料回答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 综合上述材料回答 注意:一般来说,定位词前往往会有关键的限定词,限定答题的时间、空间、角度等。 背景 原因 条件 目的 特点 内容 成就 实质 影响 作用 意义 启示 认识等 概括 分析 比较 说明 评析 指出 列举等 定向词 定法词 定位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 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 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例(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一第40题) (定向词) (定向词) (定法词) (定法词) (定位词) (定位词) (定位词) (限定词) 例(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一第40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 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 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 (定向词) (定向词) (定法词) (定法词) (定位词) (定位词) (定位词) (限定词) (限定词) (限定词) (定法词) 第三步:写----注意答案要“六化”: (1)要点化: (2)精准化: (3)主干化: (4)段落化: (5)序号化: (6)整洁化: 温馨提示:点要多、面要宽、话要短。 衡水中学的非选择题解题步骤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 * 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 ·历史必修II》P22摘编 * 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 ·历史必修II》P22摘编 * 史料研读 1.史料及搜集、运用史料的原则与方法 2.文献史料研读 3.实物史料研读 4.口述史料研读 5.图像史料研读 6.现代音像史料研读 7.数字资源的利用 □学科特点:史由证来、证史合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即实证意识、证据意识。 □教学误区:一直是死记硬背课本的结论,至于这个结论是从哪些史实中总结出来的,却不明就里。 □高考命题:切入点往往是从这里入手,考查证据意识和论证能力,直接点中了中学教学的软肋! □转变理念: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深入追问: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拿证据来! 材料为何重要? 【证据1】世界贸易:瓜分世界,殖民地被纳入,贸易范围扩大,商品在国际范围内广泛流通,品种丰富,消费便利; 【例】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就最终形成了? 【证据2】货币投资: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形成,汇率和兑换机制统一;资本输出促进投资国际化;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