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循环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 循环系统

(一)心血管的神经支配 1、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神经(cardiac sympathetic nerve) 交感神经兴奋: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2)心迷走神经(cardiac vagus nerve) 迷走神经兴奋: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 (1)交感缩血管神经 兴奋引起缩血管效应 皮肤血管分布密度大,骨骼肌和内脏较少,冠状血管和脑血管最少,兴奋时冠状血管和脑血管相对舒张,保证血流 (2)交感舒血管神经 分布于骨骼肌血管,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平时无紧张性,情绪紧张和运动初期骨骼肌流量增加有关 (3)副交感舒血管神经 只分布于少数器官,引起血管舒张,不影响总外周阻力 * 控制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 并不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个部位 分布在从延髓到大脑皮质的不同水平 延髓是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 心交感中枢 心迷走中枢 交感缩血管中枢 * 1、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 颈动脉窦传入神经,窦神经 主动脉弓传入神经,主动脉神经 * 血压升高,动脉扩张程度增大,感受器受到刺激 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下降,减少紧张冲动传出 心迷走中枢紧张性上升,增加舒张冲动传出 心率减慢、心缩力量减小,心输出量减少,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 * 心脏和肺循环大血管壁内存在的感受器 容量感受器:感受容量和压力变化 化学感受器:感受化学物刺激 当血容量增大或化学物质刺激,引起交感紧张性降低,迷走紧张加强 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肾交感神经活动明显受到抑制,增加了水和钠的排出 * 化学感受器 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动脉体(carotid body)化学感受器 主动脉弓区域,主动脉体(aortic body)化学感受器 血液成分发生改变: 缺氧、二氧化碳增多、血液pH下降 化学感受器兴奋 心率缓慢、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舒张、骨骼肌和内脏血管收缩 呼吸运动增强 间接引起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 激素调节 肾上腺髓质 神经垂体 肾脏 心房 局部代谢产物调节 * 一些化学物质通过血液携带,广泛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对心血管活动进行调节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肝脏合成),在肾素(renin)的作用下水解,形成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 ,其中的血管紧张素II使全身小动脉收缩、促进升压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使交感缩血管神经活动加强,血压升高。 * 心率加快、心脏活动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肾上腺素:一些器官血管收缩,一些器官血管舒张 去甲肾上腺素: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的降压反射作用超过去甲肾上腺素直接作用,心率减慢 *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下丘脑合成 促使肾小球和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 大剂量升压素直接作用血管 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 一些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氢离子、腺苷、组胺等,可调节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从而调节局部血流量 * 一、淋巴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 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 毛细淋巴管位于细胞间隙,以膨大的盲端起始,吻合成网,汇合成淋巴管 * 淋巴管经过一系列淋巴结群后,汇合成9条较大的淋巴干 9条淋巴干汇入两条大的淋巴导管 右淋巴导管:注入右静脉角 胸导管:注入左静脉角 回收一部分组织液,为淋巴循环提供管道 * 圆形或椭圆形,存在淋巴管经过的地方 产生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抗体,过滤淋巴液 淋巴细胞在淋巴结内成熟,带入血液循环,免疫 细菌、异物在淋巴结内被淋巴窦内吞噬细胞吞噬 * 成群存在 部分体表可摸到 * 左季肋部第9~11肋间,正常时肋弓下不易摸到 最大的淋巴器官,与淋巴结相似 具有收缩性,脾血窦能贮存血液,是人体的血库 造血功能,胚胎时可产生各种血细胞,出生后仅产生淋巴细胞 * 生成: 毛细淋巴管盲端,内皮细胞相互叠合形成“瓣”状结构,防止液体倒流 毛细淋巴管壁外无基膜,通透性极高,组织液易进入形成淋巴液 循环 毛细淋巴管汇集成较大淋巴管 较大淋巴管有瓣膜防止倒流 淋巴液通过淋巴结,经左侧胸导管和右侧淋巴管进入两侧的锁骨下静脉 * 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 组织液中,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却很容易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 小肠淋巴管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吸收十分重要 淋巴回流和淋巴结可清除组织液中大分子、细胞、细菌 * 新生儿:心缩力低、心率快、收缩压低,每搏输出量绝对值低,相对值高 部分青少年:功能性心率不齐,杂音,是正常现象 * 一、冠脉循环(cornary circulation) 分布于心脏的血液循环 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和室间隔后部,左心室一部分 左冠状动脉分布于左心房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