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九: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外交政策的选择.ppt

专题二十九: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外交政策的选择.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十九: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外交政策的选择

专题二十九: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外交政策的选择 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二、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 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 “我看美国、苏联是和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尼克松对说:“来自美国方面的侵略,或者来自中国方面的侵略,这个问题比较小,也可以说不是大问题,因为现在不存在我们两国互相打仗的问题。”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的成因: 1、多极化趋势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各国综合实力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 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3、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决不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从而导致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4、多极化趋势是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搞单极的图谋尽管没有改变,但是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赞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毛泽东、周恩来捍卫新中国独立的和平外交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至198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达131个。 邓小平还提出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确立对外开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还以高超的政治智慧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施加极大压力的险恶形势下,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抓住机遇、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方针,其核心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3、江泽民提出的新安全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风云突变,第三代领导集体坚决执行邓小平提出的的战略策略方针,取得了重大的外交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国际环境大为改善。 如:实现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顺利过渡,并同原苏联各共和国和东欧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无理制裁;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的野蛮行径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睦邻友好更加巩固;进一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同各大国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伙伴关系;涉台外交不断取得新的胜利;适时提出“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多边外交、首脑外交更加活跃;提出了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相关政策主张等等。 中俄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江泽民与叶利钦签署中俄联合声明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重申“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江泽民与克林顿亲切握手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该从当今世界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 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经。 4、胡锦涛、温家宝的“和平发展”战略: 十六大后,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新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根据变化着的国际形势,适时提出“和平发展” 的国际战略。 中国和平发展的要义(P329-330) 只有加强多边合作,特别是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安理会权威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