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1刑法学2试卷号2108集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2011刑法学2试卷号2108集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刑法学(2) 试题 试卷代号:2108 2009年7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犯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的规定处罚。 2.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定罪从重处罚。 3.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以非法获取保险金 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4.犯非法拘禁罪,具有——、——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5.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的,以绑架罪论处。 6.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或者毁灭罪证。 7.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 _____。 8.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聚众斗殴的——和——。 9.对——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10.徇私枉法罪只能由——构成。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数罪并罚 2.伪造货币罪 3.被保险人 受益人 4.殴打 侮辱 5.偷盗婴幼儿 6.窝藏赃物 抗拒抓捕 7.代为保管 埋藏物 8.首要分子 积极参加者 9.人民法院 拒不执行 10.司法工作人员 二、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 分,共21分)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 B )论处。 A. 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 ABCD )。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 C )。 A. 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 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存包处工作人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一牛皮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 D )。 A.贪污罪 B.盗窃罪 C. 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一起吃饭玩耍,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 B )。 A. 构成诬告陷害罪 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 ACD )。 A. 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 B. 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 C. 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 D. 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 A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 司法工作人员 D. 行政执法人员 二、选择题(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1分) 1.B 2.ABCD 3.C 4.D 5.B 6.ACD 7.A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罪状 2.放火罪 3.合同诈骗罪 4.敲诈勒索罪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2.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4.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四、简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