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的绘画美和新月派的三美主张,分析《再别康桥》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让学生学会从“三美”角度鉴赏诗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
过程与方法: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并发散,体味诗歌蕴含诗歌中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人的情感,生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难点】学会从“三美”角度鉴赏诗歌【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离别,一直是一个悲伤地话题,正所谓离人心上秋谓之愁。在座的同学们都是高一新生,你们都刚刚离开自己的初中母校不久,对于离别这样的字眼应该是很有感触的。那时的你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呢?有哪位同学跟愿意大家说说吗?
是的,面临离别,我们总是伤感,忧愁,并且满怀不舍的。
那么,我们今天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徐志摩对自己的母校剑桥大学的不舍之情,怀念之情。
二、讲授新课
新月派的著名诗人闻一多曾提出了“三美”主张,同学们知道是哪“三美”吗?对,这位同学说对了,就是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
生(全体):夕阳中的新娘。
师:为什么不说朝阳中的新娘?
生:夕阳中的新娘是带着忧愁的,和离别的气氛吻合,而朝阳中的新娘太朝气蓬勃了,情调不合。
师:夕阳中的新娘带着忧愁?新娘?忧愁?
生:不是新娘带着忧愁,是离别……反正我觉得夕阳中的新娘好。
生:朝阳中的新娘是带有力量的,喷薄而出的,夕阳中的新娘是温柔的。
师:不仅是温柔的,而且夕阳映红了她的脸庞,她的脸上飞上了红晕,是──
生(部分):羞涩的。
师:换成“娇羞”如何?请同学看什么像夕阳中的新娘?
生(全体):金柳。
师:像在何处?
生12:垂柳,树枝弯垂也是羞涩的。
生13:都很漂亮。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金”字。俗话说,花红柳绿,但是诗人笔下的柳却是金色的,为什么?
生14:是夕阳给杨柳披上了金纱,新娘也是有婚纱、头纱的。新娘的头纱被夕阳照下来,也会像是金纱的。
──感受的细化,很有画面感。
师:好,有没有同学注意到这种植物是特别的,读一读它的名字。
生(全体):“柳”。
(一生恍然大悟:柳,留,是挽留诗人啊)
师:中国古代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在送别诗中柳是常见的意象。不仅是徐志摩不想离开,河畔的金柳也不愿他离开。
河畔的金柳、夕阳下的新娘给了诗人永久的刻骨铭心的回忆。哪个词可以体现这种永久的情愫,为什么?
生:荡漾。因为荡漾是一圈一圈化开来的,可见诗人的心中全都是夕阳中新娘的形象。
师:说得真好。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诗人能有幸活得更久些,当岁月带走他的容颜时,当白发染上他的双鬓时,康桥的金柳依然是他心中美丽的新娘。
附:背景资料
1、诗歌背景
中国新诗简介:中国新诗是相对与中国古典诗词而言的,它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受外国诗歌影响较大。
康桥,即剑桥。1920年,25岁的徐志摩漂洋过海,来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徐志摩度过了一年多悠闲的日子。常常,他躺卧在康河边的草地上,或看书,或听音乐,或仰望高天上流云,或泛舟河中去寻梦。 并邂逅了美丽少女林徽音。几年后,徐志摩重游剑桥,这里的一草一木激起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情愫,才华横溢的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走进作者
作者简介: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xù),小字槱(yǒu)森,后改名志摩。所以他的父亲就请了一个名叫志慧的和尚看相,说是将来必成大器。所以1928年,他出国时改名徐志摩——志慧和尚摸过的。1918年到1922年,先后曾留学美国、英国,学习银行学、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1921年开始写诗,笔名云中鹤、南湖。 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徐志摩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的影响,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再别康桥》选自《猛虎集》,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的作品,是诗人最重要的代表作,因音节和谐,意境优美而备受读者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乘“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不幸遇难,年仅35岁。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21年为见罗素赴伦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