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点句子翻译 ①舍生而取义者也。 (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我)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天性。 20.《庄子》故事两则 ?重点句子翻译 ①惠子相梁。 惠子做了梁国的宰相。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③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④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既然你已知道我知道鱼快乐却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作家作品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在现在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庄子》今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 ?难点探究 庄子应对惠子的话有什么高妙之处? 庄子面对惠子对自己的大肆搜捕,不是对朋友惠子破口大骂,而是巧妙地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庄子往见惠子,表明自己的清高,无意功名利禄,指责惠子为保住官位而褊狭猜忌的心态,但这些并没有直接道出,而是寓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使人感到意味隽永,具有更强的讽刺性。他善于运用比喻,其中的“鹓 ”“鸱”和“腐鼠”都具有明显的比喻义,且比喻自然,生动形象,特别是把鸱吓鹓 的情景刻画得惟妙惟肖,活画出了惠子因怕丢掉相国的官职而褊狭猜忌的丑态。 * * 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 早读手册 第五单元 17.公 输 ?特殊句式 ①疑问句 夫子何命焉为?(“何……焉为”,表示疑问语气) ②省略句 成,将以攻宋。(“以”后面省略“之”,指代“云梯之械”,即“成,将以之攻宋”) ③判断句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也”,表判断) ④倒装句 A.起于鲁。(状语后置,即“于鲁起”) B.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即“宋有何罪”) ?重点句子翻译 ①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②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③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谏诤。 ④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⑤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⑥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作家作品 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是春秋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兼爱”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墨子》属于先秦诸子散文。 18.《孟子》两章 ?重点句子翻译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④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不具备的才干。 ⑤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之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作家作品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最有权威的儒家大师,世称“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他和学生公孙丑、万章等一起,将他游说各国的答问记录加以整理,著成《孟子》一书。 难点探究 为什么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要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得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实行“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 19.鱼我所欲也 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 早读手册 * * 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 早读手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产业图谱】2024年山西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附各地区重点产业、产业体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等).docx VIP
- 学校物业服务工作目标.docx VIP
- CreoElementsDirect18.1Modeling.PDF VIP
- 学习医疗卫生系统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案例心得体会及研讨发言.pdf VIP
- 三维机织物织造方法研究——三维多剑杆织机研制及其控制.pdf VIP
- 酒店安全培训app课件.pptx VIP
- 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心脏泵血血液循环.ppt VIP
- 7月党小组召开党纪学习警示教育大会会议记录(三会一课).docx VIP
- 市政巡查培训考试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