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订鬼试卷.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课   1.易错字 寝衽(rèn) (páo) (chuí) (mò) (ōu) (wàng) (xiàng) (chuí) 2.通假字 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案”通“按”) 昼日则鬼见(“见”通“现”) 3.古今异义 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古义:那个人;今义:用于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古义:构思想象;今义:想念) 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古义:真有其事;今义:副词,与上文构成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何以效之(古义:验证;今义:效果,仿效) 俱用精神(古义:因为;今义:使用) 4.一词多义 至 精 夫 见 用 之 自 病 5.词类活用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名词活用作动词,得病) 觉见卧闻(动词活用作名词,看见的鬼,听到的鬼的声音)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动词“寝”后省略“于”) 独卧空室之中(省略主语“人”) (3)倒装句 何以效之(“何以”即“以何”,介词的宾语前置) 致之何由(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或泄于目(状语后置) 王充(27—97),字仲任,上虞人,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其一生志在纠正世俗虚谬,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唯物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著 《论衡》一书,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 【文题解说】 “订鬼”,意思是订正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鬼的认识。标题简洁,点明写作目的。 【创作背景】 秦汉时代,求仙、鬼神迷信等思想在统治阶级中盛行。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派人寻找仙药。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为深化封建皇帝和麻痹人民,也宣扬迷信思想。在鬼神迷信思想泛滥的时代,王充根据科学知识,提出“无神论”的观点,有力地批判了迷信鬼神的观点。 本文通过伯乐学相马、庖丁学解牛的故事,以及病者见鬼的感受,见鬼后的具体表现,有力地论证了“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的中心论点,同时也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人死为鬼”的荒谬,展示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的风貌。 订           ,有事实根据,有合理分析,表现了作者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文章紧紧围绕“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这个中心,采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有力地否定“有鬼论”,否定了“人死为鬼”的流俗思想,是古代朴素唯物论者对唯心论者的有力一击。 本课为1课时。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逐层论证的方法。 3.初步理解“唯物论”与“唯心论”自古以来斗争不断的原因。 4.批评封建迷信思想,宣扬唯物主义观。 【重点】 1.掌握文言词汇,并能正确理解课文。 2.了解本文的论证过程。 【难点】 了解王充无鬼神的朴素的唯物论的思想,体会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 新课导入?速读掌握?诵读翻译?整体把握?质疑探究?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导入一:疑问型 [设计意图] ,引起学习兴趣。 “鬼”是一个让人心生恐惧的字眼,你们认为这个世界上有“鬼”吗?【学生各抒己见】我们暂且不下定论,先来看看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导入二:讲述型 [设计意图] ,便于接受,易于引起学生兴趣。 自古以来,鬼神迷信是统治阶级赖以维持统治的精神支柱。尤其在东汉光武帝刘秀篡夺农民起义成果建立汉朝以后,多种矛盾和自然灾害空前严重,使东汉社会很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大力宣传迷信思想,严重毒害人民的心灵。王充在这时发出了作为一名无神论者的呐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王充的《订鬼》。 一、速读课文,掌握基础 [设计意图] ,读准字音及断句,是翻译、理解课文的关键。 1.听读。 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标记不熟悉的字的读音和长句的断句。 (1)读准下列字音。 寝衽(rèn) (zhuàn) (páo) (chuí) (chuí) (mò) (xiàn) (ōu) (2)长句的断句。 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2.点读。 点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评价、指导。 3.齐读。 巩固诵读中的基础知识。 二、诵读课文,翻译全文 [设计意图]  1.自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重点词语。(在课下注解中标注) (1)实词:为、凡、效、顾、妄、自、泄、玩等。 (2)重点虚词:至、致、夫、或、用等。 (3)通假字:案、见。 2.译读。 学生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翻译课文。 [设计意图] ,而且要准确。 要求读通译顺重点句子,翻译时要译准重点词语的意思、把握句式以及句子的语气。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设计意图]  1.概括各个段落所写内容。 〔明确〕 (1):提出并阐释论点。 第二部分(2):举例论证,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 第三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