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书 思考 实践
人有一个肉体似乎是一件尴尬事。那个丧子的母亲终于停止哭泣,端起饭碗,因为她饿了。那个含情脉脉的姑娘不得不离开情人一小会儿,她需要上厕所。那个哲学家刚才还在谈论面对苦难的神明般的宁静,现在却因为牙痛而呻吟不止。当我们的灵魂在天堂享受幸福或在地狱体味悲剧时,肉体往往不合时宜地把它拉回到尘世。 * * 读书·思考·实践 谈读书 回到教育的原点 ——雅斯贝尔斯著作《什么是教育》读后 什么是教育?这样的问题相信许多人问过,许多搞教育的人思考过,许多教育家研究过。而对于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来说,教育也许就是上上课,改改本子,管管学生,参加必要的教研活动等等。因为终日的忙碌,我们的工作日益浅表化、机械化、功利化,教育的本质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给了我宗教一般的洗礼,这样一扇窗口,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更多的思考。当我们面对困惑的时候,当我们孤独无助的时候,当我们自身的教育信念逐步沙化的时候,也许亲近经典,回到教育的原点去思考、去驻留、去寻找,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教育离心灵有多远? 在本书的第一章,雅斯贝尔斯明确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的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而被理解。” 基于这样的观点,雅斯贝尔斯评析了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一种是训练,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他认为在第一种方法中,人是纯粹的客体,在第二种方法中,人还是处在相对开放的交往中。而只有在第三种方法中,人才将自身与他人的命运相连,处于一种身心敞开、相互平等的关系中。如果存在的交往成为现实的话,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 回顾我们的课堂,受传统文化及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总习惯于“传道”,习惯于“言传身教”。语文课上,很多老师注重道义的传播和信念的追求,教师俨然成了布道者,传授或变相传授着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同学们,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呀?”“这个人具有哪些品质?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充斥课堂,学生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他们从文本中感受到的往往是“高大全”的人物形象以及许许多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难以在心底与文本产生真正的共鸣。在老师的话语霸权下,在热闹喧嚣的背后,学生缺失了自己的思想。 教育是应该触及灵魂的,它应追求人格的唤醒、心灵的解放与精神的敞亮。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潜入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嬗变,它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了。 二、教育的爱是什么? 在第十二章《教育与文化》中,雅斯贝尔斯指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他说,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眼中显现出来,因为真正的爱不是盲目的,它使人的眼睛明亮。他分析道:现行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实现它的途径如今似乎不是教育,因为现行教育的运用恰恰阻碍了爱的交流。因此,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他还说:“爱与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中的重要一维。与人的爱的天性相对的是怯懦,然而怯懦恰恰会助长别人对自己的控制,人的良知和在良心规则之下的爱与交流是逐步减少怯懦的重要途径。” 爱是一种责任,爱是教育的方法,爱是沟通的法宝,爱是情感的润滑剂,爱是精神的佐餐,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的爱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然而“爱”最重要的前提当是理解——“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只有基于理解,基于信任和尊重的爱才是无私的爱、真正的爱,教师绝不能为了爱而爱。 听过这样一个教育故事:有一位名师在介绍经验时谈到,一次上课铃响后,他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这时,一名迟到的同学站在教室门口喊报告。这位老师点点头示意他进来,直等到他在位置上坐下来,翻开书本,才开始讲课。结果,这堂课上,这位迟到的学生听得尤其认真,不住地举手回答问题,表现十分积极。一个老师听说这件事后,也效仿了一次。那天,他碰巧也遇到一个学生上课迟到。他让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