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学中毒检测.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化学中毒检测

? 光谱分析技术 ■原子吸收 进行原子吸收测定时,试液在高温下挥发并解离成原子蒸气——原子化过程,其中有一部分基态原子进一步被激发成激发态原子,在一定温度下,处于热力学平衡时,激发态原子数 Nj与基态原子数 N0 之比服从波尔兹曼分布定律 ,通过测定基态原子( N0 )的吸光度(A),就可求得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火焰法 被测元素原子化后,其基态原子吸收来自空心阴极灯的共振线,且其吸收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样品中元素含量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在其他条件下不变的情况下,可根据其吸收强度与标准系列比较,进行定量。 * * 急性化学中毒检测技术 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朱 峰 2007.8.15 急性化学中毒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 急性化学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病,也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性化学中毒和临床毒理学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成为独立医学专业; ?我国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会急性中毒防治专业组起步较晚,1995年于郑州成立,提出远期任务包括: ?加强急性化学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识别与提高少见与新型品种急性中毒的防治; ?创造条件、开展毒物检测技术的普及与提高; ?普及与提高急性中毒的防治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急性化学中毒流行病学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00万种化学物质,7万多种化学品常用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每年要开发2万多种新的化学产品,其中1 000多种流通于市场。 ■世界经济发展及对化学制品和药品的广泛应用同时导致了急性中毒患者及事件的急剧上升。 ■中国人接触各种化学品与药物的机会也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90年代初以来,职业病急性中毒>1万/年,农药有机磷中毒特别在农村>10万/年。全国城市大医院急诊中毒患者>5%。 ■药物中毒在西方国家始终居急性中毒之首,且呈上升的趋势。芬兰1978~1984,因药物中毒住院治疗人数从56.5升至63.4人/10万居民/年。涉及药物中毒发生率高低依次为抗精神病、心血管、催眠、抗生素、镇痛和化疗药物。非药物急性中毒的发生率相对稳定,最常见酒精,其次为腐蚀剂、溶剂、石油类物品、一氧化碳等各种气体。中毒发生随着季节变化:一氧化碳、酒精中毒在冬季多,而野蘑菇中毒则秋季多。 ■我国急性中毒的病因统计方面资料不全。沈阳医大附一院急诊科698个中毒患者资料,催眠安定类药物中毒占最大28.1%,次为一氧化碳19.3%、食物中毒5.6%、酒精4.9%、抗精神病药物3.2%。 毒物概况 ? 基本定义 ◆毒物 在小剂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条件经生物体吸收后,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病理损害乃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有毒与无毒无绝对界限,如有的剧毒物质在微量时有治疗作用,而治疗药物超过限量则可使机体中毒,一些似乎无毒的物质如进入体内达一定剂量后,便能引起毒性反应。 ◇生产性毒物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接触的有毒物质称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工业毒物常以气体、蒸汽、烟、尘、雾等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 ◆中毒 有毒物质在体内起化学作用引起机体组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死亡等现象称为中毒。毒物和药物很早就已明确,两者无明确界限。一定剂量是药物,超过一定剂量即是毒物。 ◇急性中毒 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后引起的中毒称急性中毒。 ◇急性职业中毒 工人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工业毒物引起的急性中毒称为急性职业中毒。 ? 毒物分类 ■造成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毒物分类: 工农业生产活动中如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当操作,大气、饮水、食物被污染,自然灾害如火山、地震、水灾或者人为投毒、掺假、掺伪。 ◆急性化学中毒物质分类: ◇挥发性毒物:如氰氢酸、苯胺、苯酚、甲醇、噻吩、甲醛等。 ◇气体性毒物:如一氧化碳、光气、硫化氢、氯气、NO2等。 ◇水溶性毒物:此类毒物主要是指可溶于水的强酸、强碱、和亚硝酸盐。 ◇金属毒物:如砷、汞、镉、硒、铊、铬等的化合物。 ◇不挥发性有机毒物:如生物碱、毒蘑菇中毒蛋白、斑蝥素、蓖麻毒素。 ◇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多为偷盗和丢失。 ◇农药中毒:种类多、易获得如杀虫剂、除草剂、杀鼠药等。 ■常见中毒物质主要有农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鼠药(毒鼠强、氟乙酰胺、敌鼠、安妥)、亚硝酸盐、甲醇、砷和汞、氰化物、非食用油和酸败油脂等。 ? 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 ◆气候因素: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阴、晴、雨、雪等; ◆毒物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因素: ◇毒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影响毒物吸收: ?脂/水分配系数=1时毒物最易为皮肤吸收; ?脂/水分配系数>1,脂溶性,容易穿透生物膜但体液运输困难; ?脂/水分配系数<1,毒物在体内易于运输不易穿过生物膜,易经肠胃排出。 ◇毒物挥发性越大,越易被呼吸道吸入; ◇化学结构与毒物的关系; ◇毒物的量; ◆机体状况:年龄、性别、健康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