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壳聚糖在药物递送及缓控释中的应用概要
壳聚糖在药物递送及缓控释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in drug delivery and sustained
release
壳聚糖在药物递送及控释中的应用
摘要讨论的生物性能、在药物递送及缓控释中的应用以及制备方法。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粒 微凝胶
Key words:Chitosan nanoparticles microgel
1.引言
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已越来越广,尤其是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的载药纳米粒/微球。通过纳米粒/微球的靶向性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壳聚糖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在缓控释制剂领域己有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讨论壳聚糖的生物性能以及在药物递送缓控释上的应用。
2.壳聚糖的简介
甲壳素(Chitin),又称“甲壳质”、“几丁质”、“壳蛋白”等,最先是在1811年由法国科学家H.Brdconnot从霉菌中发现。它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甲壳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高等植物的细胞壁中。分布很广,是地球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有机资源。壳聚糖(Chitosan),又称“壳多糖”、“几丁糖”、“几丁聚糖”等,是甲壳素的N-脱乙酰产物,是自然界中唯一含游离氨基碱性基的阳离子多糖。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与纤维素相似,结构式如图图,78%一97%的磷酸以及无水甲酸[1]。
3.壳聚糖的生物学活性
3.1生物相容性
壳聚糖的结构和某些性质与细胞外基质中的主要成分氨基外基质极其相似,且其表面的正电荷有利于粘附带负电荷的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另外,壳聚糖有较高的亲水性,与疏水材料相比,更能促进细胞在材料表而的吸附和铺展,吸附细胞的骨架也更有组织[2],而且壳聚糖吸水饱和后的水膨胀性和多孔性与细胞基质极为相似。
3.2生物粘附性
壳聚糖的正电荷与带负电荷的粘膜表面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分子间引力使其具有粘附特性,并能有效打开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使大分子药物尤其是蛋白质类药物能顺利通过细胞旁路进入体内,其有吸收渗透剂的作用,增强疗效:壳聚糖作为鼻腔给药载体时,其生物黏附特性还能够降低药物从鼻腔的清除速率,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3]。因此,采用壳聚糖作为药物递送系统,能够提高药物在吸收部位的吸附,促进大分子亲水性药物如蛋白质和多肤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3.3 生物降解性
壳聚糖在生物体内可被生物酶(如溶菌酶)催化,缓慢水解解聚。降解产物为对人体无毒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氨基葡萄糖。降解中间产物在体内不积累,无免疫原性[4]。
3.4 抗菌活性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无毒的生物多聚物,其自身就具有天然的抗菌活性,且抗菌谱广。这种性质使它作为天然的抗菌剂、抗菌材料、防腐剂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3.5 抗肿瘤及免疫增强作用
壳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活性的功能,并具有能抑制肿瘤细胞和阻止肿瘤转移的功能。此外,壳聚糖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减少肿瘤组织血管生成,限制肿瘤生长,还可封闭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黏附,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转移[5]。
4 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的优点
壳聚糖作为天然高分子载体材料,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来源丰富,价格便宜;
(2)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降解产物无毒性;
(3)在酸性条件下,壳聚糖带正电荷,可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由于肿瘤组织偏酸性pH值较低,比正常组织拥有更多的负电荷,因而壳聚糖负载药物后,对肿瘤组织有选择性吸附。此外,壳聚糖还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抑菌、降低血糖、胆固醇以及免疫促进作用等[6]。因此,壳聚糖非常适合用作药物的载体材料。
5 壳聚糖的
生物降解聚合物的降解方式有两种:一是非均匀降解或称表面降解(降解仅在聚合物表面发生),一是均匀降解或称本体降解(降解在聚合物外部和内部以相同速率发生)。壳聚糖载体系统的释药过程与聚合物的降解方式以及药物在聚合物中的扩散行为有关,聚合物降解与药物扩散行为分别为限速步骤时,系统的释药机理分别为降解缓释机理和扩散缓释机理[7]。
6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6.1 离子交联法
离子凝胶法是日前较常用的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的方法之一。通常使用含多价阴离子的盐类如多聚磷酸钠(TPP),使壳聚糖发生离子诱导凝胶化而得到纳米粒。该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可进行,不需要有机介质和其他化学交联剂,能得到粒径均一且粒径范围可控的纳米粒。
6.2 复合凝聚法
复合凝聚法是利用自发分离实现的,一种分子链上阳离子与另一种带负电荷的药物或阴离子聚合物静电结合,团聚体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过程如下:将壳聚糖溶解在酸中,加入带电荷相反的大分子物质,通过涡旋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路(2015)4401-Ⅰ铁路路基边坡防护一般地区.pdf VIP
- 老年科普知识内容.pptx
- 2023年SA8000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评审及审核全套资料 .pdf VIP
- 2024年10月19日湖北省联考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市级卷).doc VIP
- GB14049额定10KV,35KV架空电缆标准.doc VIP
-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题库及答案.pdf VIP
- 东元(TECO)台安CVP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 氢能行业专题研究之三-制氢电解槽-绿电制氢蓬勃发展-电解槽产业化进程加速-国信证券.docx
- 直流稳压电路.pptx VIP
-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