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古文复习及答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包拯》复习资料 一、解释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1.第归,杀而鬻之 2.寻复有告私杀牛者 3.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4.拯命制者才足供数 5.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6.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7.恶吏苛刻,务敦厚 8.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二、解释下列各组多义词: 1.知 知天长县 亦知其名 2.其 其人遂无以对 亦知其名 三、根据上下文,将下列句子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 1.主来( )诉 2.( )徙知端州 四、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属于哪一种情况?将对应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A.省略句 B.倒装句 C.判断句 1.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 2.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 ( ) 3.何为割牛舍而又告之? ( ) 4.葬以大夫礼 ( ) 五、指出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的古今义。 1.迁殿中丞 古义: 今义: 2.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古义: 今义: 3.亲党皆绝之 古义: 今义: 4.由是搏击豪强 古义: 今义: 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2.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七、阅读理解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本文节选自《 》,作者脱脱是 代 家。 2.课文共五段,每段重点写了包拯为人的一个特点,请分别概括第一、三段的事例,并指出各突出了包拯的什么特点? 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突出了包拯的什么特点? 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突出了包拯的什么特点? 3.本文刻画人物运用了正面描写何侧面描写相结合,概括叙述和具体记叙相结合的手法,请根据你的理解回答问题。 课文第 、 、 、五段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第 段则穿插了侧面描写。 从记叙的具体概括程度上看,第一、三段写得比较 ,第二、四、五段则较 为 。 4.把下面的话翻译成白话文,并谈谈你的理解。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翻译: 理解: 5.本文第四段在写法上,与其他几段有什么不同?这样写好吗?为什么? 6.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 7.结合课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最佩服他哪一点? 8.除了包拯,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清官?请任选其一,说说他的事迹,并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一、1.但,只管;卖 2.不久 3.掌握,主持 4.仅仅 5.到 6.和 7.憎恶,讨厌;追求。8.大都 二、1.掌管,动词;知道,动词2.那,代词;他的,代词 三、1.县衙2.包拯 四、1.C 2.A 3.B 4.B 五、1.调动官职,指升官;搬迁 2.暗中行贿疏通关系;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 3.亲族,亲戚;政党 4.代词“此”;多作判断动词用 六、1.人们把包拯笑比作黄河清(一样不可能) 2.(包拯)与人交往不随意附合,不用虚假的言词取悦于人。 七、1.《宋史包拯传》,元,史学。2.第一段:智服盗贼;为官机智。第三段:驳倒契丹,不辱使命;巧言善辩,捍卫祖国。3.一、二、三;具体;概括。4.后世子孙做官,假如有人贪赃犯法,不得回到老家,死了不得葬在家族墓地里。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这番话表明包拯为官清廉,刚正,克己奉公的精神。他不仅自己执法严峻,而且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这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5.第四段是侧面描写。这样写从侧面衬托包拯的执法严厉,为官刚正,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6.铡美案,狸猫换太子,陈州放粮,铡包勉等。包拯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爱国家,爱百姓,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7.如海瑞,刘墉,纪晓岚…… 感受略。 《强项令》复习资料 一、阅读理解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