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历史21社会生活的变化可用 4.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历史21社会生活的变化可用 4

上节课知识抢答 1、提出实业救国的近代实业家是() A孙中山 B张謇 C荣德生 D荣宗敬 2、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一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3、下列哪一条约签定后,外国人掀起了在中国开办工厂的高潮?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下列有关张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清末状元 B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C创办大生纱厂 D开创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5、鲁迅弃医从文,孙中山弃医而投身革命,张謇弃官从商,他们的目的都一样,都是为了() A发展经济 B启迪人民思想 C救国救民 D抵抗外国侵略 6、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这三座大山是指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社会生活的变化 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火车、轮船传入中国以及中国近代在交通方面的变化; 2,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 3,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完成自学案: 要求:1,认真阅读课本,正文和小字部分的内容都要看。 2 ,找不到的内容和理解不了的问题做好标记。 互学,探究 互相提醒,共同研究 回忆 问题一:近代以前人们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回忆上册书中出现)近代以后有了哪些出行工具?(翻一翻手中的课本) 轿子 独轮车 轮船 火车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早期火车 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轮船 火车 电车 汽车 飞机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御用汽车 一、近代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出现 1、交通工具:轮船汽车火车的出现 意义: (1)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2)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注:我国修建第一条铁路: 我国建造第一艘轮船: 黄鹄号 唐胥铁路(唐山-胥各庄) (3)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异,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 趣事一二 中国最早的火车只有车厢,没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 问题二: 近代中国,更快捷的传递信息的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优点? 近代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早期电报机 2、通信工具:有线电报的出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意义: (1)克服了通讯中时间路途的限制。 (3)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莫尔斯及其发明的早期电报(有线电报,1884年) 1880年贝尔电话 小知识 — 电话的发展 问题三:我们从报纸上能得到什么? 三、《申报》和商务印刷馆 1、中国近代报刊、书籍出版业的兴起 举出下列各时期创办的报纸名称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 《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 《民报》 《新青年》、《每周评论》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宣传民主、科学 时间 出版的报纸 宣传的思想 《申报》 1872年诞生的《申报》,在当时影响较大。该报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等。从报纸中,人们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 报刊大量创办的同时,近代图书出版也开始起步和快速发展。1897年夏瑞芳等人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它在编印教科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始人夏瑞芳 3、报纸 《申报》1872 上海,堪称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4、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性质: 合作探究:采用同桌→小组→师生合作探究的形式。 同桌讨论1,在没有影片或光碟出现之前,如何更加客观地记录一件事或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对于没有亲眼看到的情况,当时的人们是如何了解的? 2,电影传入中国的时间?列举几部中国早期有名的电影? 文化生活的变迁 1、照相 早期的照相机 说 一 说 拍照片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 慈 禧 太 后 末代王妃 婉容 末代皇帝溥仪与皇后婉容的合影 上世纪30年代的中街 上世纪60年代的中街 小故事: 慈禧太后酷爱照相,有专人为她摄影,她一生共留下了七八百张照片。这些照片影像清晰,构图讲究,人物传神,既有标准特写照,又有日常生活照,还有化装娱乐照。后来的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也都是拍照片的狂热追求者,他们也留下了大量的照片。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1896年,电影传入了中国。很快,电影就深入内地,普及开去,各城市相继建起了电影院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