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器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调谐红外激光差分吸收汽车尾气道边监测系统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刘文清副所长 主持 海盗者1号局部 NovaSep生产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色谱柱 内径: 1.6 m;柱长:4 m 填料用量:4000 kg; 流动相用量:6000 L; 整个柱的重量:36000 kg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Perspective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1.由分析对象来看 有机物分析 无机物分析 活性物质 2.由分析对象的数量级来看 3.由分析自动化程度来看 常量 微量 痕量 分子水平 手工操作 仪器 自动化 智能化仪器 1)提高灵敏度 解决复杂体系的分离问题及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 3)扩展时空多维信息 4)微型化及微环境的表征与测定 5)形态、状态分析及表征 6)生物大分子及生物活性物质的表征与测定 7)非破坏性检测及遥控 8)自动化与智能化 现代分析化学学科发展趋势及特点 从方法和技术的层面上,分析方法发展的趋势有:微流控芯片化、在线化、实时化、原位化、仿生化、智能化、信息化、高灵敏化、高选择性化、高通量化、无损化、单原子化和单分子化等。此外还有各种联用技术和各种批量操作技术,如分析和分离联用,分析、分离和合成联用,组合化学等。 从研究对象层面上有:1)生命分析化学;2)材料分析化学;3)环境分析化学;4)矿产资源分析化学;5)流程工业中的在线分析和自动调控;6)毒品和安全分析化学;7)宇宙和星际分析化学等。 流程工业(Process Industry)即化学合成和分离工业,包括石油工业、化工原料、精细化工和新医药产业、化学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等高分子产业、黑色和有色冶金、污水处理、废气净化、气体分离、海水淡化等多个行业。 — 摘自徐光宪《从外行人的眼里远看“21世纪的分析化学”》 分析科学的一些未来发展途径 自动化和机器人 仪器网络 真正智能仪器 更复杂的数据压缩 在线传感器和微型化系统 高级遥感 -摘自《分析化学》,R.Kellner等编,李克安 金钦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 分析化学的未来需求 更高的灵敏度或选择性 更具创新性的分析方法联用 高级三维微量、纳米和亚表面分析 对测量科学的更深入的理解 在更苛刻的原位条件下进行分析的能力 直接探测分子、过渡态和反应动力学的能量分布 用专家系统解释原始分析数据 -摘自《分析化学》,R.Kellner等编,李克安 金钦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 China 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后基因组时代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对分析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分析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分析化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它涵盖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化分析、环境分析、过程分析、药物分析、细胞分析、免疫分析、食品分析、临床分析、中草药分析、波谱学分析、材料表证及分析、纳米分析化学和芯片分析化学,还涉及化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仪器研制、质量控制及表面与界面分析等,凡是与这些领域相关联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及关键器件的研究工作都是分析化学学科的资助范围。 分析化学学科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分析化学学科发展趋势 近年来,分析化学学科基金资助的数量、资助强度每年都有大幅增加。根据近几年来基金申请及资助分布情况来看,学科发展有如下趋势:(1)突出方法学的研究,注重方法的集成,解决深层次的问题;(2)加强与国家安全、国家需求及经济发展间的密切结合;(3)加强和注重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检测与诊断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4)加强和注重仪器研制工作。仪器研制工作不光是指成型仪器的研制,也包括仪器的改进、性能的提高、仪器配件及元件的研发;(5)重视有关物质相互作用、信号转换及作用机理的研究;(6)发挥分析化学在各类生物组学及系统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7)重视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金属组学中的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生物单分子、单细胞分析及实时、定量生命信息表达;样品前处理技术;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草药分析及活性成分筛选;食品分析与食品安全;各类探针和传感技术研究;疾病预警与诊断新技术、新方法;波谱、质谱分析;表面、微区和形态分析;原位成像分析;过程分析化学;环境分析化学;纳米分析化学;芯片分析化学;化学信息学;仪器研制(包括器件和微型化);航空航天探测分析技术与方法;涉及国家信誉与利益的分析方法与技术;涉及国家安全与突发性事件的分析新技术、新方法。 鼓励研究领域 我国分析化学现状 1) 分析测试人员发展情况 分析测试人员人分布主要为高等学校2~ 3 万名; 环保及各产业部门约7 万名; 进出口商检部门3 000 名, 石油化工行业分析人员占10% , 冶金部门分析人员占7%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