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光学辅具协助弱视者的历史发展-国立台南大学
光學輔具協助弱視者與弱視生的歷史發展 林慶仁 前言 提供弱視學生適切的光學輔具已被視為教導弱視生的主要方式,目前,更有逐漸受到重視的趨勢。不過,在推廣與使用方面,仍有值得努力的空間,是故,而為收鑑往知來之效,有必要瞭解光學輔具的歷史發展及各階段發展的背景。本文即在整理美國及國內在光學輔具的介紹與使用的演變,最後提出結語作為未來努力的方向。 二、美國 有歷史的記載,最早利用光學輔具於人類的生活,要推回到遠古的中國,根據Corn(1986)和Goodrich and Sowell(1996)的資料指出,在西元1270年,馬可波羅遊訪中國,發現當時的中國老人就已經使用放大鏡閱讀印刷文字資料。而歐洲大陸的英國科學家培根(Bacon)被認為是第一位認可放大鏡片(convex lenses)對老年人及視力不佳的人的幫助,富蘭克林1784年首先發明雙對焦鏡片(bifocal lenses)亦提供一些貢獻。 1924年,眼科醫師Stein在美國醫學會報告望遠鏡對於視力不好的人的好處。而差不多同時的安蘇利文(海倫凱勒的老師,亦是弱視者),在認識了光學輔具後,驚嘆地陳述自己從未有過的接觸世界上那麼多資料的經驗。在1942年代附近,Alfred Kestenbaum醫師首先針對一位黃班病變的病人提供放大的光學輔具,向其介紹輔具在閱讀一般書籍的成效,甚至,在他逃離納粹德國至美國後,大力鼓吹弱視病人使用放大鏡。因此,後代人士稱Dr.Kestenbaum是「弱視治療之父」,足見其對這個領域的貢獻。 可惜,二十世紀前半部在光學輔具的推廣與使用並不順利,主要是受到當時視障教育實務上殘餘視力使用錯誤觀念的影響(Corn,1986),如二十年代主宰的視力保存觀念,以為剩餘視力若繼續使用會傷害視力,自然而然地,對於光學輔具要利用到眼力是反對與禁止,即使,在三十年代眼科醫生已提出報告指出,使用剩餘的眼力不會進一步傷害視力,只是教育界人士無人理會(Scholl,1986)。而真正在美國的光學輔具的推廣與發展,得遲至五十年代以後方能被多數人所接受,那時以後才達到相當的程度,有資料記載(Corn Ryser,1989),在六十年代早期,近距離的閱讀工具如鏡框型、手拿型、及固定焦距型,才首度配置給學齡階段的學生。 1960年代開始商業化生產的擴視機(CCTV),Samuel Genensky(本身亦是一位弱視人士),起初只是想改善自己的閱讀能力。擴視機的演進至今更是日新月異,結合望遠鏡頭、桌上電腦、及手提電腦等資訊科技,更擴展其使用的範圍。而八十年代個人電腦風行發展出的電腦螢幕放大軟體,更是使光學輔具之於弱視生進入另一里程碑,依Goodrich和Sowell(1996)的資料,在八十年代至少已有八種商業化的放大軟體供人使用,較有名的如Zoomtext及Vista(國內有代理進口)。 三、國內 至於國內有關光學輔具的發展,主要乃承襲美國的發展進度,尤其是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協助台南師專(今台南師院前身),於民國五十五年成立「視覺障礙師資訓練班」,此方面深受其影響,於教育實務上推介給弱視生使用,此方面於台南師院視障師訓班「弱視教育」課程大綱,可資証明當時國內光學輔具的利用已在視障學生中展開。只是,其應用的深度與廣度,老實說,仍待開創與更新,即使在傳統的光學輔具如放大鏡與望遠鏡等方面,有待努力的地方仍不少。舉例而言,放大鏡方面在型態上,各縣市視障教育老師仍未具備鏡框型放大鏡(spectacle-mounted magnifier)的認知與採購能力(劉信雄等,民90);望遠鏡方面。弱視者可以使用在開車騎機車或其它特定活動的雙鏡片鏡框型望遠鏡(bioptic telescope spectacle,詳見圖一),國內則至今未具有任何代理進口或眼鏡行與廠商之製造配置,根據私下了解,國內僅有的一副是筆者由美國所帶回,在開車時(弱視開車?驚奇吧!一點都不虛假喔!筆者早有美國德州汔車駕照六年了)與課程教學時的介紹,與美國相較,人家早在七十年代就已被開車弱視者配置使用,以便取得駕照。 另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弱視生在望遠鏡的使用情況遠不如放大鏡的利用(林慶仁,民89),亦即弱視生在學校教室或社區利用望遠鏡學習的比率極低,為何使用率低?自有若干原因,依筆者在台中啟明學校就謮兩年(民國六十八至七十年)的經驗,不難理解其中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在台中啟明就學期間,不曾有老師或朋友介紹望遠鏡這種光學輔具,一直要到筆者大學四年級(民國七十四年)時巧遇台北來的弱視朋友,才開始使用。直至現今,依然是生活與教學不可或缺的工具,筆者提及此段經歷,絕無責怪當年啟蒙教導我的老師(近距離閱讀的第一支手拿放大鏡就是台中啟明的老師介紹),只在強調弱視生可用望遠鏡而不用於教室之閱讀黑板的字,將喪失學習的第一時機,實在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