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胺受体阻断药-培训课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考与讨论 1、H1型效应和H2型效应 2、H1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 3、H2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 组胺受体阻断药 自体活性物质(autacoids) 包括:PG、5-HT、组胺、白三烯、血管活性肽类(P物质,激肽类,血管紧张素,利尿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NO、腺苷等。 特点:是均由本身作用的靶组织形成,作用部位与分泌部位很近,故又称局部激素(local hormones),是由组织而非特定内分泌腺产生,不需由血循环运送到靶器官发挥作用。 组胺和抗组胺药 一、组胺histamine 来源:组胺是人体组织中的一种自身活性物质。组织中的组胺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中。当发生变态反应时,肥大细胞脱颗粒,可以释放出组胺。 体内的组胺是组氨酸脱羧基而成。 药用的是人工合成,2-(4-咪唑)乙基胺。 组氨酸 β-咪唑乙胺 Ⅰ型变态反应中肥大细胞释放介质的机制 H1效应: H2效应: H3效应: 〔生理效应〕特异性组胺受体 兴奋支气管、胃肠道、子宫平滑肌,扩张皮肤血管,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减慢心房和房室结传导,增强收缩力。 刺激胃液分泌,扩张血管,兴奋心脏(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 存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末稍,负反馈性调节组胺合成与释放。 受体 分 布 效 应 H1 支气管平滑肌、胃肠平滑肌、子宫平滑肌 收缩 皮肤血管、毛细血管 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渗出增加、局部水肿 心房、房室结 收缩增强、传导减慢 中枢 觉醒反应 H2 胃壁细胞 胃酸分泌 血管 扩张 心室、窦房结 收缩加强、心率加快 H3 中枢与外周神经末梢 负反馈调节组胺合成和释放 组胺受体分布及生理效应 【药理作用】 1、心脏:心率↑、心肌收缩力↑、传导↓; 2、血管:扩张小动脉、小静脉,外周阻力↓; 毛细血管通透性↑,渗出↑,引起局部红、 肿、热、痛;渗出过多,循环血容量↓, 血压,休克 。 3、平滑肌:支气管痉挛、胃肠绞痛。 4、腺体:刺激胃壁细胞H2受体,胃酸分泌↑。 5、三联反应:注射部位红斑-丘疹-广泛红晕。麻风病的辅助诊断。皮下注射小量组胺可产生“三联反应”:①注射后几秒钟内,在注射部位几个毫米处迅速出现一个红斑,这是各种微细血管局部扩张的结果;②大约1分半钟在红斑部位形成一个肿块,这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结果;③最后肿块慢慢向外延伸约1厘米上下,形成一个范围较广的“红晕”,这是由于轴突反射引起邻近小动脉扩张的结果。 健康人:常量无影响 哮喘者:敏感,收缩,少量 即引起呼吸困难 豚鼠: 最敏感 多种动物收缩,豚鼠回肠最 敏感,人大量可致收缩 大鼠:松弛 豚鼠:收缩 人:无影响 支气管 胃肠道: 子宫 临床应用: 组胺在体内活性仅可维持5~15min,故无临床意义,临床主要将其用为辅助诊断药。 1.真性胃酸缺乏症的诊断 早晨空腹注射组胺0.25~0.5mg,然后抽取胃液检查,若仍无胃酸分泌,则可诊断为真性胃酸缺乏症。胃癌和恶性贫血患者均为真性胃酸缺乏。 2.麻风病的辅助诊断 在病损处皮内注射0.1%的磷酸组胺0.1ml,观察有无三联反应,若无三联反应则可能是麻风病,因为麻风病使周围神经受损,造成轴突反射受阻,出现不完整的三重反应。 3.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早期诊断 用0.025~0.05mg组胺静注,如果是瘤,血压明显上升,如果不是则血压下降。 不良反应 1.降低血压:可反射性兴奋心脏,诱发心绞痛。 2.引起支气管哮喘,故该种患者禁用。 3.注射部位痒痛,并出现红肿。 Ar1 R1 X—CH2—CH2—N Ar2 R2 二、抗组胺药 (一) H1受体阻断药 乙基胺类 代表药 第一代:苯海拉明 异丙嗪(非那根) 氯苯那敏(扑尔敏) 第二代:阿司咪唑(息斯敏) 特非那定(敏迪) 阿伐斯汀(新敏乐) 氯雷他定(开瑞坦) 【药理作用】 1、抗外周组胺H1受体效应 H1受体阻断药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肠道、气管、支气管和子宫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 对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水肿仅有部分拮抗作用,因H2受体也参与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H1受体激活 ↓G蛋白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