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北疆绿色生态屏障1.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筑起北疆绿色生态屏障1

筑起北疆绿色生态屏障 锡林郭勒草原,这片离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到农牧民能否安居乐业,更关系华北地区、特别是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在世纪之交却成了首都北京遭受多次沙尘暴侵扰的沙源地。 1999年至2001年,连续三年的特大自然灾害,锡林郭勒盟,几十年积累的生态危机集中爆发,有近5万平方公里草原“寸草不生”,境内浑善达克沙地沙化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并每年以14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草原的沙化退化,不仅严重危及数万农牧民的生存和发展,而且直接威胁着首都北京和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华北地区的生态屏障告急! 180公里的直线距离,这是浑善达克距离北京的直线距离,而这也就是风沙一天的路程。2000年春天,27次扬沙、沙尘暴天气,风沙长驱直入北京,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当年2000年,温家宝、曾培炎等领导先后到锡盟视察,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亲临锡盟视察,并做出了“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的重要指示,随后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历经十年的努力,锡盟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绿色答卷,绿色屏障已经紧紧锁定曾经风沙肆虐的“黄龙”,如今的锡林郭勒草原,铺展开一幅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画卷。 以退求进,“两转双赢”锁绿筑屏障 为了总理的嘱托,为了家园重现绿色,锡盟人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后,锡盟人清醒地认识到了问题的症结,除了气候的原因之外,超载过牧是造成草原生态环境大范围恶化的主要原因。有这样的一组数字:1949年,锡盟的牲畜总头数为166.98万头只,到1999年,这个到了数字就猛增到1823万。草原还是这片草原,草原上吃草的嘴,却增加了10多倍!每头只牲畜平均占有的草场,从170亩左右减少到14.6亩。 苏尼特左旗白音乌拉苏木萨如拉图亚嘎查牧民巴特,80年代承包草场时仅3口人。如今,他家草场未增一亩,却要养活祖孙三代8人口,牛羊也由当年的400只增加到1000多只。超载放牧,草场不堪重负,就是在夏天他家草场也难觅绿色了。“以前,20多亩草场就能养一只羊,现在我家草场都变成沙漠了,1千亩草场都养不活一只羊了。”他很无奈地说。但为了保住这些“命根子”巴特曾不惜血本从外地调草调料,养一只羊,一年要吃掉价值一只半、甚至两只羊的草料,他挺不住了,最后卖了牛羊,到二连打工了。 明知草场牲畜超载,牧民们为什么还一个劲儿地增加牲畜头数?锡盟农牧业局局长呼和给出了答案:“人多畜就多,建国初期,全盟仅4万多牧民,现在已发展到20多万,日益膨胀的牧区人口需要更多的牛羊来养活,草畜矛盾实质是人畜矛盾。” 减人减畜,给草原减负。2001年锡盟实施了“围封转移”战略,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已经失去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对迁出区草场进行围封禁牧;对植被有一定再生能力的地区实行春季休牧或划区轮牧。同时,在全国率先推出草畜平衡制度,建立了盟、旗、苏木镇三级草原监理专业队伍与嘎查级群众管护组织相结合的草原监理管护体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措施结合当地实际,已成为百姓的自觉行动。和绝大多数牧民一样,西乌珠穆沁旗吉林高勒镇都日布勒吉嘎查58岁的达林太早就习惯了自由放牧、靠天养畜,然而这一传统放牧习惯因草场连年退化被他摈弃,墙上挂着的那张划区轮牧图改变了他几十年来的自然放牧习惯。2004年在当地畜牧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家的1.15万亩草场被网围栏分成了10个小区划区轮牧。通过2年多的休牧和划区轮牧,达林太家沙化、退化的草场得到了明显的恢复。“除了保护草场,轮牧还有很多好处:我家的草场每亩比以前多打了15公斤,羊每天只在一个小区内活动,抓膘更快了,需要的劳动力也就少了。”达林太一边介绍他学会的新放牧方式,一边给记者看他签订绿色封皮的《锡盟草畜平衡责任书,其中清楚地记载着他家的草场面积和现有牲畜数量,草原监理部门还测算出了最高载畜量。 像达林太一样,牧民们慢慢接受了“草畜平衡、以草定畜”放牧的观念,不再死盯着草场,开始在草垛上、调整畜群结构方面做文章,他们从过去单纯追求数量,到现在讲求效益。采访途中,随处可见用红砖修筑而成的牲畜棚圈和牧户院周围堆着象小山似的草垛,看那些牲畜棚圈,建设水平甚至超过了牧民的住宅。我们不时地会在牧民家中遇到苏木或嘎查干部,他们正在挨家逐户地与牧民签草畜平衡责任状。他们欣喜地告诉记者:“各级旗县政府与牧户的《草畜平衡责任书》签订率达到了100%。” 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几年来,锡盟认真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舍饲禁牧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